2020.10.17

CAC Presents | 游戏、数字化人与虚拟偶像

日期:2020.10.17(周六)

时间:20:00 – 21:30

讲者:aaajiao,陈抱阳,蓝江,陆扬

形式:直播

语言:中文

媒体合作:MANA

人格的概念在历史进程中不断演变。从神灵,这种古老的非人类实体,到文学作品中被赋予生命的无生命体,再到游戏中的数字角色,以及拟人化的金融市场和服务机器人。现今,高度数字化的社会将智能合约这种新实体带入生活,通过代码赋予其代理权,并有能力在分布式网络上自主行动。当人格概念随着智能技术研究不断扩张,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游戏世界中既不同于生命状态,亦不同于NPC的“拟生命”?如何想象一个数字化后的肉体“块博格”?当技术变得自主,从单纯的工具上升到与人类平等互动的行列时,会发生什么?本次讲座邀请艺术家aaajiao、陈抱阳和陆扬,以及学者蓝江,审视现有的数字实体案例,分享他们的创作与思考。

此活动为“构建下一个数字世界”黑客松特别项目。

aaajiao, URLis.Love, 2020
图片来源:艺术家个人网站
图片由艺术家惠允

 

陈抱阳,《抱堡TM系列》,2018
CAC2020展览“加密_流形”

 

关于讲者 

aaajiao,是年轻艺术家徐文恺的化名,也是他虚构的网络分身。1984年(他的出生年份恰好是乔治·奥威尔经典预言式小说的名称),出生于中国最古老城市之一的西安,aaajiao的创作结合了浓重的反乌托邦意识、对文人精神的反思。他的很多作品都致力于探索新的科技和媒体影响之下的文化现象和政治策略,从社交媒体写作、数据处理,到网络和移动媒介下的新美学景观。作为今天全球新一代媒体艺术的代表人物,aaajiao将今天中国特殊的社交媒体文化、科技运用带入了国际艺术的话语和讨论。

aaajiao现生活、工作于上海、柏林两地。

 

陈抱阳是一位工作在科技与艺术之间的创作者。他于2016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硕士学位。他的艺术创作来源于他对于科技不仅仅是一种创作手段的思考——科技如今之于艺术家更像合作者。他的研究被发表于IJCAI与IEEE的会议与期刊,也是EMNLP的评审成员,历任MMEDIA 2020 AI+Art主席。他的个展包括《仿生人会梦见电子奶牛吗2.0》(武汉K11,武汉,中国,2018),《仿生人会梦见电子奶牛吗》(杨画廊,北京,中国,2017),《不可能的即兴》(云图画廊,纽约,美国,2016)。

 

蓝江(1977— )湖北荆州人,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江苏省杰出青年社科英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现已经出版《忠实于事件本身》《阿甘本五讲》等著作,翻译了《存在与事件》《什么是哲学?》《元政治学概论》等著作18本,在《哲学研究》《文艺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哲学动态》等杂志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中央编译出版社“左翼前沿译丛”,重庆大学出版社“拜德雅人文译丛”主编。

 

陆扬是一位出生以及工作于上海的多媒体艺术家,他创造对死亡、无性、精神疾病以及对真实生命形式和神灵的神经结构的幻想,通常是病态和令人震惊的。陆扬的作品形式受动漫,电子游戏和科幻的亚文化影响,其输出涵盖3D动画,视频游戏装置,全息,现场演出,VR甚至程序操作等,陆扬的作品涉及与科学家,心理学家,表演者,设计师,实验作曲家,流行音乐制作人,机器人公司和偶像明星的频繁合作。

陆扬在UCCA(北京),木木美术馆(北京),CC基金会(上海),Spiral(东京),肤感瓜州美术馆(福冈),Société(柏林),克利夫兰当代艺术博物馆(克利夫兰)等场馆举办过重要的个人展览。陆扬还参加了众多双年展三年展,如:2018年和2012年上海双年展,2018年雅典双年展,2016年利物浦双年展,2016年蒙特利尔国际数码艺术双年展,2015年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以及2014年福冈亚洲艺术三年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