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C Atelier | 混生视界:网页端沉浸3D工作坊

日期:2025.6.28(周六)

时间:14:00 – 18:00

导师:Dennis de Bel,曹达旭

地点: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11号楼2楼

语言:英文/中文

门票:30RMB

“Worlding”(生成世界)并非单纯的空间建构技术,而是一种关于感知、关系与现实可能性的实践方法。该概念源于女性主义与后人类媒介理论,强调:“世界”不是预设完成的整体,而是在每一次感知、协作与再现中持续生成的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浏览器不仅是一个界面,更是一处世界的发生场——一个可被编码、感知、上传与共建的感知环境。在这样的数字空间中,日常的细节——墙角的阴影、窗外的风声,甚至是一段无意义的杂音——都可能成为构成“世界”的起点。

本次工作坊将引导参与者利用手机与电脑,从自身所在环境中采集图像与声音,并通过网页端工具(A-Frame / Three.js),共同搭建一个混生的、沉浸式的3D世界。

也许,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在浏览器的深处“听见”一只蟋蟀的声音——它不是bug,也不是幻觉,而是现实的一次轻轻敲门。当身体、环境与数字逻辑交织,一个由“混生数据”构成的世界,便悄然浮现。

准备工作 

参与者需自备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耳机,无需相关基础知识。

*为更好地参与工作坊,建议提前在手机上安装一款 3D 扫描应用。推荐选项包括 Polycam、Scaniverse 或 3D Scanner App

 流程安排 

• 介绍环节:A-Frame + HTML(30分钟)
介绍HTML和Javascript基础知识,并演示如何在线编辑和托管你的文件。

• 扫描与录音(60分钟)

前往户外,用智能手机扫描环境并录制音频。

• 个人实验(60分钟)

将你的3D扫描和音频导入网页浏览器,在A-Frame Javascript框架下创建(VR)3D场景,并探索其可能性。

• 集体创作(30分钟)

将每位参与者的场景整合,形成一个集体布景/合成作品。

• 记录与体验(30分钟)

记录成果,并一起体验和探索最终合成作品。

Powered by -- CAC_实验室  

<CAC_实验室>是一个致力于探求艺术、设计、科学与技术以及它们对全球当代文化和社会的影响的空间。通过艺术实践、技术工具和研究方法,我们使创造性过程产生拥有高生产和学术价值的艺术作品。<CAC_实验室>是一个流动的空间,鼓励作为新知识生发器的艺术实践,在这里,艺术和科学融会成为一种充满当代性和实验性的学术研究领域;不受主流文化思想、技术压力和经济干扰的影响。

lab.chronusartcent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