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石头、植物、动物、空气、气候,和非/人类历史的碳通道
如何在几乎没有翻译的情况下吸气,但又有足够的空间与未知的非人类相遇?在深陷道教实践的生态村所种植的青菜间漫步,浮游于即将形变为碳中和证书的电动汽车之中,感知气象设备透露的数据,穿过纺织厂,在扮演蓝碳植被的人工芦苇间迷失方向——我们可否在上海内部与周围流动,并在行星碳通量中共同呼吸?
knowbotiq
我不知道的有很多很多!宇宙实在太奥妙了!
魏小颖, 杭州古法农业生态村指导员
knowbotiq
我不知道的有很多很多!宇宙实在太奥妙了!
魏小颖, 杭州古法农业生态村指导员
我觉得二氧化碳本一直都是沉默的,她一直存在于这个时空里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样貌和不同的影响。在这个基础之上还要被沉默,是人类意识的叠加吧,是所有二氧化碳流经过的物质载体或者说结果的被否认。我们听见的不是二氧化碳的哭和笑,这些都是与之相关的个人意识,群体意识,叙事主题的投射。一直以来,二氧化碳本然的就是一种默不作声的存在。所有的用与无用,益与害,哭和笑,是对它的不同立场的解读,为了使解读可以服务于“叙事主体”的利益,我们在主流里用了一个压倒性的方式让它无法只是存在,这种存在是指“未经雕琢的真实”,使其沉默,然后冠以我们的再定义。这个过程里有很多声音,都是人的声音。声音太复杂,人太复杂,所以需外部的诸多方法,方法多,声音更多了。
Joy,曾经的气候变化领域从业者
二氧化碳是一种活的生命,诞生于燃烧与碳基生命的一呼一吸,它在大气层流浪,被植物捕获,在日光的见证下分解为糖与氧,或融入大海,将其变酸,成为藻类、浮游生物与珊瑚的骨骼和外壳,无论如何,它将沉默,沉没海底或进入地壳,封印数千年,也许数百万年,直到板块运动,火山喷发,或是一种两足的自动机开采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它们需要能量维持忙碌状态,于是,二氧化碳重新得到解放,它将歌唱并哭泣,它的泪水将温暖整个星球,然后继续轮回流浪。
陈楸帆,科幻小说作家
Joy,曾经的气候变化领域从业者
二氧化碳是一种活的生命,诞生于燃烧与碳基生命的一呼一吸,它在大气层流浪,被植物捕获,在日光的见证下分解为糖与氧,或融入大海,将其变酸,成为藻类、浮游生物与珊瑚的骨骼和外壳,无论如何,它将沉默,沉没海底或进入地壳,封印数千年,也许数百万年,直到板块运动,火山喷发,或是一种两足的自动机开采化石燃料,砍伐森林,它们需要能量维持忙碌状态,于是,二氧化碳重新得到解放,它将歌唱并哭泣,它的泪水将温暖整个星球,然后继续轮回流浪。
陈楸帆,科幻小说作家
碳对我来说很重要,因为它总是与技术进步、文化意识、环境消耗和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张力与尴尬纠缠在一起。它在多元时间与多样的节奏中滴答作响;它在物质转换的炼金术中闪烁,有时也很遗憾地,在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中转动。它是无形的,但又如此醒目。更重要的是,它就在我的体内,温柔地决定着我的生存,尽管我也被纳入在这一决策过程中。当新技术、政治手段和世界末日的恐惧出现时,碳的量化似乎变得尤为重要。然而,缺乏慎思的测量仅仅是一种工具,只能说明整体碳影响力的一部分。对我来说,当碳与真正重要的事物——如关心、同情、爱、同理心、正义和多样性——中和时,它就会在团结中找到深刻的意义。
毕昕,创造展览,并且能憋气91秒
碳在形成化合物方面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多功能性,因为它能够与其他碳原子和多种其他元素形成牢固的共价键。 这种多功能性是生物体和合成材料中发现的大量有机化合物的基础。碳也是所有有机分子的基础。我作为碳基生命体,所有的机能智能全部来自于此也受限于此。碳对于当下的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摆脱碳基生物属性上天然的限制,通过”燃烧“自己不惜成为点燃硅基生命体奇点大爆发的sparks。
在人类观测行为的开始和物质消亡的结束的时候变得从未如此休戚相关。
毕昕,创造展览,并且能憋气91秒
碳在形成化合物方面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多功能性,因为它能够与其他碳原子和多种其他元素形成牢固的共价键。 这种多功能性是生物体和合成材料中发现的大量有机化合物的基础。碳也是所有有机分子的基础。我作为碳基生命体,所有的机能智能全部来自于此也受限于此。碳对于当下的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摆脱碳基生物属性上天然的限制,通过”燃烧“自己不惜成为点燃硅基生命体奇点大爆发的sparks。
在人类观测行为的开始和物质消亡的结束的时候变得从未如此休戚相关。
王梓,一个把艺术家的执念带到商业品牌运营的还不成功的家伙
其实这个问题有点感兴趣,但是,限于我的年龄,还有我的思维方式,我觉得我已经很难去展开一些异想天开的想象。碳这个东西以后可以影响到我们的基因,影响到整个地球的生物多样性,我们可能会通过这些碳的研究,会有一些物种的恢复。甚至是物种上的一些创新和进化上的一些创新,我觉得这个可应该算是称之为碳想象吧。
匿名者,一位博学世俗的理想主义者
匿名者,一位博学世俗的理想主义者
首先,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随着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的流动。所以我们似乎可以意识到,在整个地球上,无论是以游离元素形式存在的碳(金刚石、石墨等),还是以固体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碳(主要以钙、镁以及其他电正性元素的碳酸盐),又或是以CO2的形式存在的碳,碳的含量是一个恒定的有效常数。在某一个具有典型特征性的碳循环中,我们可以看到:地球上的绿色植物从空气中获得二氧化碳,经过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再进一步合成为植物体的碳化合物,经过食物链的传递,成为动物体的碳化合物。植物和动物的呼吸作用把摄入体内的一部分碳转化为二氧化碳释放入大气,另一部分则构成生物的机体或在机体内贮存。动、植物死后,残体中的碳,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也成为二氧化碳而最终排入大气。
这样的一个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流动过程,循环一次需要约20年。对于一个正常人类的一生,20年已经是个不小的时间尺度,而对于一个碳原子来说,20年的时间给它带来的,可能只是从东半球的上空位移来到了西半球的上空,它的原子核和电子和二十年前并无二异。而在整个地球上,有无数个这样的循环,这样的碳原子正在每时每刻地运动着,他们按照着造物者设定的程序,在极大地时间尺度上完成着自己的使命。相较于此,人类存在彷佛失去了其意义,只是偶然的出现,存在一百多万年,在宇宙的时间线上不过是沧海之一粟,人类作为碳有机物的一种高级集合体,也不过是由基础粒子组成的,在自然面前人类还是十分渺小的,存在几十年,会消亡;然后碳原子和其他原子会继续循环,重新组合,迎来新生,成长,消亡,如此反复。所以在面对这样的事实,心灵上不免会有一些失落。面对未知的宇宙,面对当前人类对于世界的相对的很少的探索,我们甚至不能理解人类存在其本身的意义所在;在看到如此精妙的碳循环设计,可以让这个星球在空旷的宇宙有条不紊地运行着,更让我从内心深处感到深深的无力与失落,因为人类对于这个世界还是一知半解。面对无限奥秘的宇宙,自我的存在不过火光乍现的一瞬,而真正广阔和美妙的是宇宙本身。
科幻作家刘慈欣曾经发表过一篇科幻小说《朝闻道》,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在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爱因斯坦赤道即将启动探寻宇宙大一统模型的时刻,宇宙的排险者出现了,并把爱因斯坦赤道蒸发了,他在告诉科学家们大一统模型的证明会带来宇宙的毁灭,企图阻止人类继续探索。于是科学家们便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那就是排险者把宇宙的终极奥秘告诉他们,然后毁灭他们。排险者答应了,并且在沙漠上制造了一个“真理祭坛”,科学家们在上面得到自己要知道的真理,然后就被毁灭。科学家们前仆后继为了获取真理,成为登上祭坛的殉道者。“敬畏头顶的星空,但对心中的道德不以为然。”也许这正是人类的好奇又崇高的天性使然。在小说的最后,最后一名科学家登上了祭坛,他只问了一个问题:宇宙的目的是什么?意外的是真理祭坛没有给出答案,排险者呆愣在那里无所适从。即便他们掌握了最核心的宇宙大一统模型还是无法回答这个旷世之问。所以回归到问题,碳循环给我带来的感受就是其精妙的自然的设计,让我感慨人类的渺小和宇宙的深奥,与此同时带来深深的失落,因为我们对宇宙本身和目的一无所知,即便如此人类还是在不断努力着去探寻这个世界的奥秘,前仆后继的行动着,如果经过数百年甚至数百万年后,我们可以得到这个宇宙的部分真相吗?我们能得到想要的那个答案吗?宇宙真的有其目的吗?
王超凡, 与用于储能和自我修复技术的微纳材料游戏,同时正在攻读无机化学硕士学位
这样的一个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流动过程,循环一次需要约20年。对于一个正常人类的一生,20年已经是个不小的时间尺度,而对于一个碳原子来说,20年的时间给它带来的,可能只是从东半球的上空位移来到了西半球的上空,它的原子核和电子和二十年前并无二异。而在整个地球上,有无数个这样的循环,这样的碳原子正在每时每刻地运动着,他们按照着造物者设定的程序,在极大地时间尺度上完成着自己的使命。相较于此,人类存在彷佛失去了其意义,只是偶然的出现,存在一百多万年,在宇宙的时间线上不过是沧海之一粟,人类作为碳有机物的一种高级集合体,也不过是由基础粒子组成的,在自然面前人类还是十分渺小的,存在几十年,会消亡;然后碳原子和其他原子会继续循环,重新组合,迎来新生,成长,消亡,如此反复。所以在面对这样的事实,心灵上不免会有一些失落。面对未知的宇宙,面对当前人类对于世界的相对的很少的探索,我们甚至不能理解人类存在其本身的意义所在;在看到如此精妙的碳循环设计,可以让这个星球在空旷的宇宙有条不紊地运行着,更让我从内心深处感到深深的无力与失落,因为人类对于这个世界还是一知半解。面对无限奥秘的宇宙,自我的存在不过火光乍现的一瞬,而真正广阔和美妙的是宇宙本身。
科幻作家刘慈欣曾经发表过一篇科幻小说《朝闻道》,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在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爱因斯坦赤道即将启动探寻宇宙大一统模型的时刻,宇宙的排险者出现了,并把爱因斯坦赤道蒸发了,他在告诉科学家们大一统模型的证明会带来宇宙的毁灭,企图阻止人类继续探索。于是科学家们便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那就是排险者把宇宙的终极奥秘告诉他们,然后毁灭他们。排险者答应了,并且在沙漠上制造了一个“真理祭坛”,科学家们在上面得到自己要知道的真理,然后就被毁灭。科学家们前仆后继为了获取真理,成为登上祭坛的殉道者。“敬畏头顶的星空,但对心中的道德不以为然。”也许这正是人类的好奇又崇高的天性使然。在小说的最后,最后一名科学家登上了祭坛,他只问了一个问题:宇宙的目的是什么?意外的是真理祭坛没有给出答案,排险者呆愣在那里无所适从。即便他们掌握了最核心的宇宙大一统模型还是无法回答这个旷世之问。所以回归到问题,碳循环给我带来的感受就是其精妙的自然的设计,让我感慨人类的渺小和宇宙的深奥,与此同时带来深深的失落,因为我们对宇宙本身和目的一无所知,即便如此人类还是在不断努力着去探寻这个世界的奥秘,前仆后继的行动着,如果经过数百年甚至数百万年后,我们可以得到这个宇宙的部分真相吗?我们能得到想要的那个答案吗?宇宙真的有其目的吗?
王超凡, 与用于储能和自我修复技术的微纳材料游戏,同时正在攻读无机化学硕士学位
对我来说,听见、感觉、触摸碳是与特定的地方、人际关系和个人的生存经历相关联的。我出生并成长于一个严重污染的农村地区。在我看来,碳象征着生存与发展之间的斗争。它存在于那些我爱的人体内,他们仍生活在乡村;也存在于不能提及的黑色河流中。对于那些生活在农村的人来说,用自然环境换取经济发展是生存的少数方法之一。然而,当一些人仍无法离开那被忽视的乡野,除了“生存与发展”之间的斗争,他们还有什么选择呢?
许冰煌,策展人
碳以丰富的物质形式回应了我们(为我们所用、加害于我们、与我们互为帮凶)。
王梓,一个把艺术家的执念带到商业品牌运营的还不成功的家伙
许冰煌,策展人
碳以丰富的物质形式回应了我们(为我们所用、加害于我们、与我们互为帮凶)。
王梓,一个把艺术家的执念带到商业品牌运营的还不成功的家伙
碳循环是地球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循环的核心,是地球生物圈和大气圈的链接。碳通量是自然呼吸,可能从土壤流向植被,也可能从植被流向大气。有时,碳通量会被封存,不再流动,比如变成了一棵参天大树。不同过程中的碳通量存在显著差异。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实现对二氧化碳及其碳同位素浓度的连续观测,结合涡度协方差和大气通量梯度观测方法与技术,或结合箱体通量和土壤通量梯度观测方法与技术,分别实现在植被大气界面和土壤大气界面上对二氧化碳及其碳同位素通量的长期连续观测。
匿名者,硅基思维的碳基人
匿名者,硅基思维的碳基人
通过国家政策和企业概念宣传,碳环境的关注从气候环境变化的抽象概念变得更具体。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一度需要100年时间,而绿色能源产业的股票基金涨跌可能只需要一天。
如何真正实现“碳抵消”可能是个永远无法解决的命题,就如植树造林这一普遍环保项目。在树林漫长生长过程中所投入的生产能耗产生的排放或许远远超出平衡,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也可能导致最终无法达到预期的碳储备。人类的存在在整个时间尺度上只是一瞬间,我们也许过度高估了自身生产能力对环境的影响,其行为或许只在为了改造一个所谓“宜居”的环境。地球历史上经历过多次物种灭绝但生命始终都在延续,即使人类最终走向灭亡或许地球也自有其修复能力,但那个时候应该也没有“人”还会关心碳的问题了吧。
曹达旭,一个电脑内存只剩2GB的展览空间规划者
如何真正实现“碳抵消”可能是个永远无法解决的命题,就如植树造林这一普遍环保项目。在树林漫长生长过程中所投入的生产能耗产生的排放或许远远超出平衡,自然灾害等不确定因素也可能导致最终无法达到预期的碳储备。人类的存在在整个时间尺度上只是一瞬间,我们也许过度高估了自身生产能力对环境的影响,其行为或许只在为了改造一个所谓“宜居”的环境。地球历史上经历过多次物种灭绝但生命始终都在延续,即使人类最终走向灭亡或许地球也自有其修复能力,但那个时候应该也没有“人”还会关心碳的问题了吧。
曹达旭,一个电脑内存只剩2GB的展览空间规划者
我有20年耳鸣病史,我的听力从2000-4000赫兹间开始衰减,属于轻度到中度的听力损伤。 几年前我的左耳突发性耳聋,除了250赫兹以上的听力丧失,当时我的平衡感和方向感也变得很差。在此之前,我并没有意识到我拥有这两种感知。现在我突聋的症状消失,但耳鸣时刻伴随我,它是一个2000赫兹以上的高频,在安静的环境里我更容易注意到它,所以它有时也被我用来测试环境安静程度。远离城市的山上或森林里其实没有那么安静,那里的物种相对丰富,有各种鸟、虫子、小动物发出的声音,风和各种植物的声响。脚踩到落叶和泥土,声音被耳朵听到,同时触感由皮肤进入身体和大脑。竹林里安静一些,即使夏天鸟虫也不多。而田里,因为工作关系我常去一个位于上海青浦的村子,旁边有很多的农田。光用耳朵我很难确定自己在田间,因为靠近航道和高速公路,汽车轮船声会盖过虫子和青蛙叫,那本身已经小的可怜了。
匿名者,耳鸣鸭霸王
如果要从实际角度发展聆听碳的技巧,我们必须充分理解碳循环,并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们必须用一颗碳基的心去聆听有机世界,并与之共鸣。
碳聋只是因为你并未专注地聆听这个世界,尤其是对碳组成的多样生物的忽视。我们永远不能听到碳聋,就像我们不能看到碳盲一样。
匿名者,硅基思维的碳基人
匿名者,耳鸣鸭霸王
如果要从实际角度发展聆听碳的技巧,我们必须充分理解碳循环,并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们必须用一颗碳基的心去聆听有机世界,并与之共鸣。
碳聋只是因为你并未专注地聆听这个世界,尤其是对碳组成的多样生物的忽视。我们永远不能听到碳聋,就像我们不能看到碳盲一样。
匿名者,硅基思维的碳基人
我不知道怎么理解。我自始至终都觉得,碳就是一种无益无害的存在。你可以是问题的开始同时也可以是解决方案开始。当人们意识到碳本身作为一种客观实在,这种存在超越了二元对立的逻辑,如同生死本身只是一种必然规律,就无需矫揉造作地对其采取什么行动。我觉得,碳就是一种单纯的“存在”(being)。[而你]在当下想什么做什么就是什么,我们针对碳问题那些自以为是的解法,只是对自己[人类]的解法(甚至都是只阶段性的),在更大的生态语境中,碳会有另外一种[超越人类理解的]定义。我们的行动存在有效性的限制,也无需将我们行动的有效性放大。就像问题中所说的,有时候我们可能需要move over,有时候我们可能需要get out of the way,我们能做的就是顺应当下。(这个路径)可能是个弧线,抛物线,或者螺旋🌀或者是🧬。
Joy, 曾经的气候变化领域从业者
Joy, 曾经的气候变化领域从业者
这里是生态村,一群热爱大自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且志同道合的家人一起共创零污染村庄。这里用自然农法的方式耕作,迈向零污染生活。[这里的]生活所需自给自足,[我们]自己制作天然环保用品,爱护地球母亲。[在]这里,人们淡化物质欲望,过返璞归真的生活,与天地田地合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我们向大自然学习智慧,向大自然学习其经营生命的方法。就像蜜蜂,和谐共生,分工又合作。[我们的生存之法]不破坏生态,反而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这里与那里不同,人们爱护生活环境,过与天地合一的生活,这里放慢节奏,不用所谓上下班,都是自发,自主动承担事务,大家一起决策,形成大家一家人,相辅相成,虽然我们不是血缘关系胜似血缘关系,各取所需,各承担我们喜欢的区块,形成生态村生活。
关于在这里的经验是否能够流通到其他地方,或者是否能够在全球其他地方寻得。我认为,全球很多地方成立了生态村或者生态社区,比如在日本,德国,泰国,非洲,印度等过都能找到。我们都是在共同保护生态,虽然没有直接的连结,但会有一些共同的勉励。
阿亮,生态农夫,90后返乡青年,从事生态农业9年多
我们向大自然学习智慧,向大自然学习其经营生命的方法。就像蜜蜂,和谐共生,分工又合作。[我们的生存之法]不破坏生态,反而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这里与那里不同,人们爱护生活环境,过与天地合一的生活,这里放慢节奏,不用所谓上下班,都是自发,自主动承担事务,大家一起决策,形成大家一家人,相辅相成,虽然我们不是血缘关系胜似血缘关系,各取所需,各承担我们喜欢的区块,形成生态村生活。
关于在这里的经验是否能够流通到其他地方,或者是否能够在全球其他地方寻得。我认为,全球很多地方成立了生态村或者生态社区,比如在日本,德国,泰国,非洲,印度等过都能找到。我们都是在共同保护生态,虽然没有直接的连结,但会有一些共同的勉励。
阿亮,生态农夫,90后返乡青年,从事生态农业9年多
如果说梦反映人的潜意识、从不同的方向投射出物质世界,那我们需要用何种材料去投喂我们的梦境来编织这个故事?我们寄希望于梦非理性的创造力时愿意付诸何种行动?(想想AI的能耗......) 梦的内容由我们的行为(业迹)生成的意念所构成,要超越这些体验,是否意味着想象需要被放到我们的生命之外,那样才能找到我们的碳神话、碳寓言?
做梦是第一步,接下来是信息收集以及信息转译,也就是释梦。我开始想象自己是一名碳释梦员了,从处理精神原子到执行碳圆满......不过我需要先完成一个小目标 - 我正在尝试在我的清醒梦中出现并使用我的手机。我几乎每天做梦,但手机这个我身体的重要外挂器官竟然从来没在我梦里显现过。
匿名者,耳鸣鸭霸王
对我来说,如果没有密切关注基于地方、语境、内心、肉体、混乱、方言,和本地的经验,我很难谈论“碳缠绕”。我一直在研究一个叫做抚顺的地方。它是位于中国东北的一座煤炭开采和重工业城市,有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它也是亚洲第一个与化石燃料有关的重工业聚集区。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开采,抚顺遭受了从地质下陷到水污染等各种生态问题。
作为一名研究者与图像制作者,我最初被矿区吸引是因为地质力、技术和人力/人体之间潜藏的缠绕。采矿被认为是一种被技术介质化的力量,能够塑造观者的体验,并培养其与地理物质的具身亲密度。这种“地质亲密性”既影响了电影制作的劳动条件,也体现了在建设与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交织的中国工业现代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地理力量。当我带着相机走在风景中时,我感觉到与那些被工业彻底改变的山水之间有着深层的关联。我目前正在编辑的电影集合了口述历史、民族学、地方神话,和媒体理论。我将地下矿藏作为一处精彩的媒介化场域,使地理的体验成为一种电影体验。这种媒介化的视角进一步将矿与电影院通过呼吸技巧联系在一起。我的电影还包含两个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项目:一个垃圾能源焚烧炉与一座水电站。当我和那里的女工们交谈时,我也了解到当地有关土地女神的神话传说。山与水作为他们的劳作对象,也与当地神话紧密相连。我被这些谈话、个人遭遇和神话故事深深打动。我的田野调查促使我在作品中含盖了地理亲密性与社会生态之间的缠绕。我认为,如果没有理解所要谈论的生态向议题,那么这些讨论都会显得十分空洞。
在这部电影中,我也运用了梦境,创造出现实和虚构之间的模糊状态。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审查制度。环境在中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我不能制作一部直接批判中国的矿业和石化工业如何造成生态灾难的电影。因此,我选择使用一个女人梦幻般的声音来指引我出入于重要能源基础设施间的旅程。梦是一种能创造出类现实的修辞装置,也是绕过审查制度的实用方法。
于渺,常驻北京的研究者、策展人、电影导演
做梦是第一步,接下来是信息收集以及信息转译,也就是释梦。我开始想象自己是一名碳释梦员了,从处理精神原子到执行碳圆满......不过我需要先完成一个小目标 - 我正在尝试在我的清醒梦中出现并使用我的手机。我几乎每天做梦,但手机这个我身体的重要外挂器官竟然从来没在我梦里显现过。
匿名者,耳鸣鸭霸王
对我来说,如果没有密切关注基于地方、语境、内心、肉体、混乱、方言,和本地的经验,我很难谈论“碳缠绕”。我一直在研究一个叫做抚顺的地方。它是位于中国东北的一座煤炭开采和重工业城市,有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它也是亚洲第一个与化石燃料有关的重工业聚集区。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开采,抚顺遭受了从地质下陷到水污染等各种生态问题。
作为一名研究者与图像制作者,我最初被矿区吸引是因为地质力、技术和人力/人体之间潜藏的缠绕。采矿被认为是一种被技术介质化的力量,能够塑造观者的体验,并培养其与地理物质的具身亲密度。这种“地质亲密性”既影响了电影制作的劳动条件,也体现了在建设与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交织的中国工业现代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地理力量。当我带着相机走在风景中时,我感觉到与那些被工业彻底改变的山水之间有着深层的关联。我目前正在编辑的电影集合了口述历史、民族学、地方神话,和媒体理论。我将地下矿藏作为一处精彩的媒介化场域,使地理的体验成为一种电影体验。这种媒介化的视角进一步将矿与电影院通过呼吸技巧联系在一起。我的电影还包含两个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项目:一个垃圾能源焚烧炉与一座水电站。当我和那里的女工们交谈时,我也了解到当地有关土地女神的神话传说。山与水作为他们的劳作对象,也与当地神话紧密相连。我被这些谈话、个人遭遇和神话故事深深打动。我的田野调查促使我在作品中含盖了地理亲密性与社会生态之间的缠绕。我认为,如果没有理解所要谈论的生态向议题,那么这些讨论都会显得十分空洞。
在这部电影中,我也运用了梦境,创造出现实和虚构之间的模糊状态。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审查制度。环境在中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我不能制作一部直接批判中国的矿业和石化工业如何造成生态灾难的电影。因此,我选择使用一个女人梦幻般的声音来指引我出入于重要能源基础设施间的旅程。梦是一种能创造出类现实的修辞装置,也是绕过审查制度的实用方法。
于渺,常驻北京的研究者、策展人、电影导演
按照我对carbon imagination的理解,它指的是当前人们面临着碳资源不合理/过渡利用,人们通过委托于各种形式,例如科学实验,文学作品,艺术想象等,来表达规划着一种更和谐的碳循环利用的理想策略。在我看来这当然是有帮助的,无论是文学作品艺术想象还是科学实验,都体现着当前人们对于碳资源利用方式的一种探索。
一个解决问题的通用逻辑是:发现问题,提出方案,实施方案。在上述三个方面,这个逻辑都有体现。显然科学实验中是依赖这一套通用逻辑的,这里不再赘述。文学作品中,可能更多的是侧重发现问题,通过对当今现状的一些剖析,或直接或隐晦,这必然会引发一些读者或者社会思考,也许就在人们心中扎下了一颗种子。艺术想象其实更像科学实验,因为它们不仅会去探索现状,提出一些天马行空的思考,同时探索之后还会给出某种形式的答案。这种答案或多或少对于社会的发展或者普众思考有一些推动和启迪。就像一个不断外延的平面圆,一次小的突破和思考可能并不来带来什么,但是时间长了跬步也能致千里,带来宏观上的变化。
所以人们应该基于多进行大胆的创新思考,但是同时也要遵循客观的规律(比如能量守恒,永动机不存在)。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无论是技术还是思想层面上,都能带来很多潜移默化的帮助。
王超凡, 与用于储能和自我修复技术的微纳材料游戏,同时正在攻读无机化学硕士学位
一个解决问题的通用逻辑是:发现问题,提出方案,实施方案。在上述三个方面,这个逻辑都有体现。显然科学实验中是依赖这一套通用逻辑的,这里不再赘述。文学作品中,可能更多的是侧重发现问题,通过对当今现状的一些剖析,或直接或隐晦,这必然会引发一些读者或者社会思考,也许就在人们心中扎下了一颗种子。艺术想象其实更像科学实验,因为它们不仅会去探索现状,提出一些天马行空的思考,同时探索之后还会给出某种形式的答案。这种答案或多或少对于社会的发展或者普众思考有一些推动和启迪。就像一个不断外延的平面圆,一次小的突破和思考可能并不来带来什么,但是时间长了跬步也能致千里,带来宏观上的变化。
所以人们应该基于多进行大胆的创新思考,但是同时也要遵循客观的规律(比如能量守恒,永动机不存在)。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无论是技术还是思想层面上,都能带来很多潜移默化的帮助。
王超凡, 与用于储能和自我修复技术的微纳材料游戏,同时正在攻读无机化学硕士学位
在这次的走访过程中有这样的一个问题常被旁人问及,也时常出现在我自己的脑海中,即各类减碳固碳的实验或理论探讨对缓解今天的温室效应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这类问题常见于艺术领域内的讲座和讨论。我认为是一种惯性的体现,我们习惯通过熟悉的知识结构,比如供应-需求关系、零和博弈,以及人类-自然这样的二元视角去理解(knowing)那些看似与现实脱节的、带有思辨性质的讨论与实践。如果我们可以短暂地跳出这样思考的惯性,重新去理解今天的碳循环与温室效应,会发现他们本身便是交融了多种实体与圈层的异质复杂体,二者的相互作用也就无法通过简单的二元关系去衡量。
我想这样跳出思考惯性与重新审视知识或知识形态的过程就是not-knowing/not-anymore-knowing,这个过程是对某种知识范式的历史与其潜藏的权力关系的拆解。这当然也不是什么很新的思考。至于以何种形式not-knowing/not-anymore-knowing,我想答案依然在我们跳出惯性去理解今天碳循环与温室效应中,我们需要极其丰富的想象力来感知今天的碳意象与生态现实。
曹佳敏,一位依赖奶茶与氧气的艺术工作者
我想这样跳出思考惯性与重新审视知识或知识形态的过程就是not-knowing/not-anymore-knowing,这个过程是对某种知识范式的历史与其潜藏的权力关系的拆解。这当然也不是什么很新的思考。至于以何种形式not-knowing/not-anymore-knowing,我想答案依然在我们跳出惯性去理解今天碳循环与温室效应中,我们需要极其丰富的想象力来感知今天的碳意象与生态现实。
曹佳敏,一位依赖奶茶与氧气的艺术工作者
目前只能以教育科普的方式去讲述,其他方式没考虑过。比如说对中小学生会以科普动画的形式来讲一些,如果是对成人的话,那可能会讲到一些,就是案例数据。包括一些这个跟经济相关的一些谈故事。
匿名者,一位博学世俗的理想主义者
匿名者,一位博学世俗的理想主义者
我的“泥泞”可能来自于没能处理好垃圾分类,也可能来自于频繁的旅行,或者是那些维持我的日常生活、文化和社会生活所有直接或间接的过度消耗。在这个语境中,我的“泥泞”让空气变得浑浊。虽然我并不以此为荣,但我不想对其视而不见。我尝试学习并采用环保的习惯来净化这种“泥泞”。
我的“泥泞”也可能表现为拒绝和抛弃那些以化石燃料为背书的技术或文化产品,以及与之缠绕的“纯净信念”。对于那些支持进步是可以牺牲其他物种的福利与生存权力的声音来说,我也并不羞于让自己的混浊发出声响,去激怒这种错误的“纯净信念”。在这个语境中,我希望我的“泥泞”能够在空气中激荡。
毕昕,创造展览,并且能憋气91秒
我的“泥泞”也可能表现为拒绝和抛弃那些以化石燃料为背书的技术或文化产品,以及与之缠绕的“纯净信念”。对于那些支持进步是可以牺牲其他物种的福利与生存权力的声音来说,我也并不羞于让自己的混浊发出声响,去激怒这种错误的“纯净信念”。在这个语境中,我希望我的“泥泞”能够在空气中激荡。
毕昕,创造展览,并且能憋气9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