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屋子:青年媒体艺术家国际巡展 提名展
开幕:2017.3.17
展期:2017.3.18-2017.5.12(周一、周二闭馆)
地点: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18号楼
“三个屋子”项目通过展览、驻留及其它相关项目或活动来支持年轻一代新晋媒体艺术家。该项目以中国、德国与韩国的新媒体艺术生态为基础,通过推广青年艺术家在该领域的探索与实践,逐步构建全球性新媒体艺术家文献档案库。此外,项目还将通过推广媒体艺术相关研究与教育的系列活动,致力于在专业领域与公众之间建立起双向沟通的机制,创造有机、联合的国际社区。
此次展览呈现由四位提名人——耿建翌、鲁明军、孙冬冬和王辛分别提名所组成的10位青年媒体艺术家的创作,包括邓悦君、陆扬、苗颖、沈莘、王郁洋、王新一、徐文恺、杨健、张乐华及张炜。作品以动态雕塑、表演装置、录像以及网络艺术等形式分布于CAC展厅,勾勒出当前国内媒体艺术创作生态之一隅。展览还将配合以形式多样的公共教育活动,以进一步激发并回应当前媒体技术与艺术创造新潜能等话题。
“三个屋子”由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中国)联合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ZKM|德国)和白南准艺术中心(NJPAC|韩国)共同发起。
<艺术家简介>
邓悦君
1986年出生于广东云浮。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学士,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硕士。目前的创作媒介包括机械互动装置、水墨动画、声音装置等。生活工作于杭州。http://yuedream.net
张乐华
1985年生于中国上海,现生活和工作于中国上海和西班牙。200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他的作品结合了绘画、影像和表演。张乐华善于在日常生活的不经意处敏锐而机巧地抓住雏形,在不经意处给出一片天地。他的作品给人以随意的印象,甚至于夹带着轻佻的假象,所有这些应该说都是“有意而为之的”,这也是张乐华作品潜在逻辑的一部分。
张炜
独立实验动画艺术家,曾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2008年毕业后开始了实验动画的创作和探索,尝试用绘画、摄影、照片拼贴等多种语言和影像相结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念。现今转向定格动画和剧场表演的制作和研究。
苗颖
生于上海。200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纽约州立大学阿尔弗莱德艺术设计学院电子综合艺术专业,获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上海和纽约。苗颖尝试探讨因特网、局域网和智能手机等主流媒介的可能性,以及科技在再现现实的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政治、美学和时代感知。http://www.thedeadpixelofmyeye.com
沈莘
1990年生于成都,工作生活于伦敦。她的创作通过探索影像及事件来实现。在她的作品中,创作以及观看的时间共同构建了诸多可能性,将不可再现的、不可消化的和无关联的,转变为当下和在场。艺术家通过检视在社会政治权力结构中,主体循环所需要的技术和所产生的效应去探索这些主题。对于沈莘来说,解构占统治地位的结构,意味着致力于全面地呈现作品中自反性的复杂特征,呈现情感、价值判断和伦理在个体及群体层面的循环运动。http://www.shenxin.info
aaajiao
aaajiao是徐文恺的网络化名,aaajiao代表他作为媒体艺术家、自媒体、网络活动家等诸多身份。其近期创作中的跨领域协作(建筑、电子音乐、表演、产品设计、医学等)都无疑聚焦于今天消费网络技术、生活于社交媒体中的青年一代。http://eventstructure.com
王郁洋
出生于1979年,曾经就读于中央美院附中、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现任教于中央美院实验艺术学院并在北京居住和创作。王郁洋虽然使用新兴媒介进行创作,却从不强调技术的新奇。他似乎更感兴趣于“过时”的技术、“破坏”美学及物质浪费带来的艺术性。他的作品涉及各种媒介,并充分拓展其内在潜力。他以幽默的、虚构奇观的方式来探究和表述人的身体、经验及认知之间的关系,探讨人造现实、媒体、历史感知与身体认同之间的关系。http://www.wangyuyang.net
杨健
主要从事录像和装置创作。他分别于2004及2007年在厦门大学艺术学院被授予文学学士与文学硕士学位。目前他生活工作于北京、南京。http://nationalsilly.weebly.com
陆扬
出生以及生活在上海,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硕士学位。陆扬的工作涉及宗教、生物 学、神经科学、心理学、医疗科技等层面,并且使用装置、编程、游戏、录像等媒介来展示她的作品。http://luyang.asia
王新一
2014年在网上出生。http://wangnewone.tumblr.com
<提名人简介>
耿建翌
1962年出生于河南郑州,1985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工作和生活于杭州。耿建翌是中国最早的观念艺术团体“池社”发起者之一,他的创作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推动和发展有着持续性的 影响。2012年,耿建翌获得了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杰出成就奖”。
鲁明军
2011年获得四川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当代艺术理论及批评研究。鲁明军的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现代及当代美术史及1960年代以来的西方艺术史学。他的近期著作包括《书写与视觉叙事:历史与理论的视野》、《视觉认知与艺术史:福柯、达弥施、 克拉里》及《论绘画的绘画:一种艺术机制与普遍性认知》。2015年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华研究奖助金得奖者。
孙冬冬
生于1977年,2001年本科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系,2005年研究生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系外国美术史专业。在校期间,开始涉足中国当代艺术的相关领域,曾参与“首届中国艺术三年展”( “南京三年展”前身)的展览组织工作,从此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批评写作与展览策划。2005 年进入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任馆长助理,负责筹建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及展览部的工作。2007年入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09年入《艺术界》杂志担任资深编辑,负责学术专题策划与展览评论。2014年受邀担任平丘克艺术基金会“未来世代艺术奖”全球七位初选评选人之一。现为自由策展人与独立撰稿人,现工作与居住于北京。
王辛
策展人,研究者,现居纽约。硕士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美术史系,后在大都会博物馆担任特别展览项目研究员,参与策划展览如《水墨艺术——当代中国之过去作为当下》(Ink Art: Past as Present in Contemporary China,2013)。她曾是2014年纽约“当代亚洲艺术周”及其首届特别项目“Field Meeting”副策展人。作为一名独立策展人,她还曾与哥伦比亚大学、亚洲艺术文献库合作组织“大地魔术师与中国:回望二十五年”(Magiciens de la Terre and China: Looking Back 25 Years,2014)座谈;在纽约她策划了艺术家陆扬纽约首次个展 (2014);在上海她还策划了一系列备受批评性赞誉的展览如“银行展:资本万岁”(THE BANK SHOW: Vive le Capital) 和“银行展:黑特·史特耶尔”( THE BANK SHOW: Hito Steyerl) (2015) 等 。她所撰写的文章常见于展览画册(包括2015年威尼斯双年展)及出版平台如《艺术论坛》(Artforum)、《万花筒》(Kaleidoscope)、《美国艺术》(Art in America)、《Flash Art》、大都会博物馆博客、《Hyperallergic》及《艺术界》(Leap)。目前她正在http://afuturism.tumblr.com上创建一个话语文献库,内容是有关当代艺术实践中的亚洲未来主义(Asian futurisms),同时她还在纽约大学美术学院攻读现当代艺术博士学位。
媒体联络: Info@chronusartcent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