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C · 展览 |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十周年文献展

 

为纪念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成立十周年,CAC在其新空间举办一场文献展,呈现机构于过往十年间之研究与实践轨迹的记录。展览于2023年4月16日开幕,自4月17日持续展出至5月28日。

 

 

CAC过去十年多维度的各类项目在展览中跃然于三条时间轴之上——展览、公共项目,与CAC实验室,项目之间的关联以若干条影响着CAC研究方向的线索展开。这些线索涉及了广泛的媒体艺术议题,同时也见证着正在发生的文化范式之转变。从机器的动态性到运动图像的流动性,从混合现实和具身技术,到围绕机器本体论的思辨,从比特和字节的物质性,以及数字的算法力量所构造的新现实,到人工智能所涌现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从与不同生命形态以内在方式的相遇到人工代理、生物介质所展现出的智力与自主性,生命、自然、现实、环境、时间、物质性等概念被质询,并偏离其传统语义——CAC策划的诸多项目都指向了一个由事物彼此联系并影响的、缠绕的世界观,并对此间万物的定义超越了技术与自然、生物与非生物、主体与客体、物质与非物质的对立。

 

摄影:钟晗

 

以下轨迹归纳了CAC过去十年的实践特色:

 

 

# 机器,机器人学,机械集合,类人,自动化,系统论

 

媒体艺术首先是基于技术设备的艺术,与设备、器械密不可分。机器是创作的媒介,也是展示的设备;机器是相互依存的、协调运作的器官;机器既是对生命与生机的模仿,同时也运转出其特殊的存在逻辑、心身属性与社会关系。这一线索将从机器运动这一媒体艺术的基本特征出发,探索机器美学、身体与机器、系统思维、控制论、算法与机器自治等主题。

 

 

# 动态影像,VR/AR/XR,混合现实,沉浸,具身性,存在主义技术

 

作为机器运动的延伸,动态媒体、图像机器与动态影像向真实生活的模拟迈出了重要一步。人类和机器之间的日益融合如何在艺术中体现?虚拟技术如何改变我们对于现实与时空的定义?比特和字节的物质化成为通过物理计算、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与扩展现实等技术手段,在混合及媒介化现实领域中进行新形态艺术创作的基本要素。第二线索的研究与实践介绍了“万物源于比特”的审美之物如何通过混杂数字与物质两种形式来达到模拟和表征的概念。这一线索还探讨了如何通过虚拟与增强技术创造非线性的、体验性的叙事,如何通过脱离现实来质疑我们所感知的现实。同时,有关现实的本质和人类感知的基本本体论问题也将在该线索中被仔细探究。

 

 

# 代码,数据,网络艺术,互联网,网络理论,开源,区块链

 

在这个版块中,围绕计算机代码创造与理解的知识产出以及批判性的艺术实践将同时进行。这一线索探索了计算机代码如何改变我们的思维、行为和感受;以及数字计算与网络如何深度渗透于人类生活、社会、地缘政治格局、财政体系、劳动条件、基础设施与环境。通过审视前-后端界面,以及支撑这些界面的各类数字网络基础设施,该版块所囊括的研究与实践揭开了复杂技术系统的隐形依赖,反思了早期互联网文化的形成及先锋精神,以及当前数字世界中肆虐的噪音与暗物质。

 

 

# 生物艺术,生命政治,微生物政治,生物过程,亲缘关系,生物工程学

 

该线索的实践通过呈现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技术的艺术性应用,探索了对生命新技术方法所衍生的哲学与伦理层面的考量。这条轨迹创造了与各类生命形式的相遇,剖析生命与生长之怪诞且躁动的界域以及活体与潜意识之间的边界。

 

 

# 算法,人工智能,能动性,涌现,共生,生物媒介

 

面对这个由比特和字节的物质性、数字算法力量所构成的新现实,我们该持有怎样的想象力以及对主体的认定? 如何将机器智能视为在另一种量级上,有着不同于人类的主体性的,具有能动力的存在? 这一线索探索了无机物、非人类实体、电子物件、算法、代码和生物介质所表达出的智能、自组织、自生产、自主性和亲生物特性。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将重新思考智慧、生命和存在的定义,寻求所有生命在共生中纠缠与共存的潜力,从而见证每位同居者独特的自我身份的出现。

 

 

# 环境域,能量,机器生态,人类纪,不止于人类,气候工程,宇宙政治

 

CAC的研究与实践横跨了新物质主义——如见诸于物论、扁平本体论与后人类研究等广泛议题,将多种类型的生命体、多种层级的环境、大地与多种秩序的人工制品在愈发复杂的纠缠中相互关联,其尺度辐射自微生物至行星,体现了后人类语境下对于多重主体性之不同层次的理解。物质性、时间性、具身性和自然等概念如何在当代媒体社会语境下被重新阐释和扩展?如何在当前技术逻辑所导致的、深受表征危机的状况与环境的紧迫性所困扰的后人类社会中,去回应多孔性、复杂性、横向性和美学等概念?该线索下的项目深入探讨了后人类如何作为艺术创作的条件,在 21世纪引发新的文化想象之范式转变。

 

值此十周年之际,CAC邀请观众加入这场对机构过往之历程的回顾,并以此作为新起步,以多节点、网络化的研究与展示模式延续CAC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