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C × CVSZ | 技术文化:中国无线电宇宙论
日期:2021.05.13(周四)
时间:21.00 – 23.00
主持:周蓬岸、曹雪菲
语言:
英文(配以中文翻译)/中文
联合主办: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Conversazione(CVSZ)
活动形式:
ZOOM会议
在中国古代,民俗宇宙论不仅对社会秩序产生了影响,它同时也是一种政治神学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等级制度。而真空实验、电磁感应实验、电气照明、无线电通讯等一系列19-20世纪的科学发现与实践,映照了启蒙的时代,动摇了由宗教主导的认识世界的方式。这也是现代化的首要指标。
从1899年,清政府开始在广州的要塞和军舰上安装无线发报机,用作军事指挥和部署;到1926年,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开播,成为第一个由中国人运营的广播电台。中国无线电技术与时俱进地发展着,亦催生出更现代的、无关民俗的民间文化,如无线电技术业余爱好者群体。他们的活跃情况对我们探寻中国现代化早期的网络迷因(meme)/狂热(fandom)至关重要。
20世纪90年代后,个人无线电通信技术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从“手拿大哥大,腰挎BB机”到“手握小灵通,站在风雨中”,操作无线通信技术不再是少数专业人士的专利,它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无线局域网、智能手机和高速移动网络的出现,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科技与互联网行业的形态。
如今,我们的生活被无声无形的电波围绕,随处可见的移动设备通过人类肉眼不可见的震动波段让我们的生活互通有无。本次,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与CVSZ合作的线上讨论会将从艺术家哈伦·米尔萨(Haroon Mirza)的创作分享开始,探讨声音、光波与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通过上海纽约大学交互媒体艺术系教授安娜·格林斯潘(Anna Greenspan)对于无线电技术在亚洲哲学中的意义之分析,思考亚洲城市、新兴技术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视觉与媒体文化学者弗朗西斯卡·塔罗科(Francesca Tarocco)亦将介绍技术佛教(techno-buddhism)作为一种视觉文化的研究。软件工程师、复古计算研究者周蓬岸作为中文母语研究者,将与上述学者一同探讨无线通信技术在中国背景下发展的叙事性与可能性。


哈伦·米尔萨(Haroon Mirza)
哈伦·米尔萨(Haroon Mirza)以其装置作品赢得了国际赞誉,这些作品测试了声音、光波和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摩擦。作为干扰(在电声或无线电干扰的语意中)的研究者,他创造出在某一目的的驱使下跨越电线的状况。他将自己的角色描述为一位作曲家,操纵电流这个鲜活的、看不见的、不稳定的现象,让它随着不同的旋律起舞,并致力于使用家用电器、黑胶唱片和转盘、LED、家具、视频录像和现有的艺术作品等不同的乐器做出不同的行为。电声被处理的过程被暴露出来,声音以一种不规则的方式占据空间,一面测试其引导的电码,一面给气氛充电。米尔萨要求我们重新考虑噪音、声音和音乐之间的感性区别,并对文化形式的分类提出质疑。他说:”所有的音乐都是编排好的声音或编排好的噪音,所以只要你在组织声学素材,将其定义为音乐或噪音或声音或只是一种骚扰,就只是感知和语境的问题”(2013)。

安娜·格林斯潘(Anna Greenspan)
安娜·格林斯潘(Anna Greenspan)现任上海纽约大学当代全球媒体助理教授,纽约大学全球特聘助理教授。格林斯潘教授在英国华威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在华威大学就读博士期间,格林斯潘教授曾是“控制论文化研究组”的创始人。她的研究方向为中国城市与新媒体。她是“上海研究协会”(Shanghai Studies Society)和Hacked Matter研究中心的联合创始人。格林斯潘教授目前正主持一项名为“移动的盛宴”的数字人文研究项目,意在绘出 。她近期著有《上海的未来:现代性重塑》(Shanghai Future: Modernity Remade)一书,2014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格林斯潘教授目前正在撰写一本关于中国和无限网络浪潮的学术著作。其个人网站为:www.annagreenspan.com

弗朗西斯卡·塔罗科 (Francesca Tarocco)
弗朗西斯卡·塔罗科 (Francesca Tarocco) 现任上海纽约大学佛教文化访问副教授。加入上海纽约大学前,她曾任英国曼切斯特大学佛学研究讲师和Leverhulme Trust中国历史研究员。塔罗科教授在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在威尼斯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塔罗科教授是中国佛教、视觉和物质文化的学者,著有Cultural Practices of Modern Chinese Buddhism 以及 Altar Modern: Buddhism and Technology in the Chinese World (即将出版)。她也是国际研究计划“上海研究学会”的联合创始人兼主任,纽约大学全球高等研究院关键性合作工作小组研究员,此前曾获Leverhulme Trust, Sutasoma基金会以及中国教育部等机构授予的奖项。塔罗科教授是当代视觉文化杂志Parkett、Flash Art International和 Frieze的定期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