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列奥纳多艺术、科学与技术系列讲座 | 幻象的肉身:物之重要

打印

2016年列奥纳多艺术、科学与技术系列讲座
幻象的肉身:物之重要

讲者:托马斯·费因斯坦
时间:2016年03月26日 16:00-18:00
地点: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18号楼
语言:英文(配中文翻译)
翻译:黄瑞瑾
主办: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列奥纳多/国际艺术、科学与技术协会

请点击“这里”进行讲座报名。

*托马斯·费因斯坦个展“灵赋于2016年3月26日下午六点开幕。此讲座亦为展览艺术家讲座,欢迎前来。

关于讲座
在艺术的历史之中,物质一直都是一种缺失和瑕疵。美术属于“技能七艺(artes mechanicae)”而不是“自由七艺(artes liberales)”。非物质的艺术——比如音乐与文学——享有更高的优先级,但当我们进入了分子时代,这种缺失则变成了某种特质。当代艺术能够以一种观念或者实在的方式使用物质、材料以及物质性。

托马斯·费因斯坦的艺术作品如同实验室里的实验一样:分子雕塑、生物科技和材料处理用现实之线将观者织入叙事之锦。真实与象征、生物与政治共同形成了观念的节点,引发幻象和虚构的叙事。身体与精神、自然与文化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并逐渐被生长与衰亡、秩序与熵( entropy )所替代。

关于讲者
托马斯·费因斯坦于1968年出生在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他于因斯布鲁克大学修读艺术史与哲学,并于1995年获博士学位。他以艺术家兼作者的身份活跃于美术与媒体艺术领域。自1992年到1994年间,与克劳斯·斯特里克纳担任《媒体.艺术.通道》杂志的联合编辑,该杂志由维也纳Passagen出版社出版。1992年成立交互媒体通信传输办公室和蒂罗尔州媒体艺术协会。1992年与1993年受奥地利国家科学部电子空间艺术和艺术与建筑部邀请开展委约研究。自1997年起,他在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伯尔尼艺术大学、苏黎世F+F艺术与媒体设计学校、因斯布鲁克大学、福拉尔贝格州应用科学大学以及萨尔兹堡莫札特音乐院等院校讲学并担任讲师及客座教授等职。

托马斯·费因斯坦的作品与项目采用多样的媒介。其包含装置、环境、物件、图绘、油画、雕塑、摄影、影像、广播剧以及网络艺术。其重要方面有词语与视觉元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对事实与虚构之间的潜在关联、艺术与科学之间的互动所作的挖掘探索。为实现这一目标,托马斯·费因斯坦构建出一种被其称作“观念叙事”的方法。自80年代末起,他开始探究算法艺术的可能性。在90年代早期,其创作的首个网络装置着眼于构建现实的经济与大众媒介条件。《有机生命培育项目》(1995-2002)引发了关于人类在面对生物技术与基因工程时所产生的新概念的讨论。其它项目则考察个体性与社会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想有关熵的美学,并发展出一种针对文化过程的魔鬼的研究。

关于“列奥纳多艺术、科学与技术系列讲座”
本系列讲座由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与列奥纳多/国际艺术、科学与技术协会、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合作举办。系列讲座中各主题部分将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围绕不断拓展的艺术/科学话题展开。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及其合作机构将提供活动场地。

关于列奥纳多
列奥纳多/国际艺术、科学与技术协会服务于全球范围内从事艺术、科学和人文交叉领域研究的思想家与实践者。成立近50年来,列奥纳多致力于培养和支持那些打破传统界限的艺术家、科学家和学者。今天,通过与不断变化中的出版平台合作(麻省理工大学出版社);开展多元的活动、驻留和艺术/科学项目,及其它针对艺术/科学/人文社群兴趣点所设计的项目 ,列奥纳多/国际艺术、科学与技术协会始终保持着其在跨学科创新领域的领导地位。

讲座回顾

编辑整理:丁博

讲座的题目来自Billy Idol的一首颇具性暗示的歌曲,但此次讲座更关注于这个题目所暗示的生物、物质和物质性的意味。相比于制造新的生物,托马斯更感兴趣于生命过程、新陈代谢、变形和变异。因此,他将自己的作品视作分子写就的叙事。

艺术中存在三个层级的叙事:视觉或符号层级(包括绘画、雕塑等);语言层级(包括艺术家的观念、以语言为材料的作品、评论、理论和艺术哲学等);以及物质和分子层级。在欧洲艺术的历史中,物质曾是一种缺憾和瑕疵,非物质的艺术(如音乐和文学)享有更高的地位,因为它们无形无身,未被肮脏的肉身所玷污。但是,自从我们进入分子时代,这种瑕疵就变成了一种特质,能够讲述特别的故事。这种物质化的叙事直接和现实关联,因为他们以实在的方式介入真实。由此观之,托马斯的艺术可以被视为一种新的现实主义:与十九世纪要求绘画和雕塑进行如实再现的艺术运动不同,这种现实主义指向过程,发生在生物和自然科学之中,也发生在社会和日常生活之中。

此次在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展出的“灵赋”就生产了这样一种分子雕塑。展览所呈现的各个部分相互连接,彼此关联:一件作品所产生的材料会被下一件作品所使用。它们与观者对话,也同时彼此沟通。整个展览如同一本小说,分为不同的章节: 开始于光和光合作用,经过萃取与合成,形成新的分子结构/雕塑,并产生粘液状的副产品。

对于艺术家来说,粘液是一种有趣的材料:你可以将其塑造为任何形状,但基于同样的原因,它也会立即丧失这种形状:它是一种偶然的材料 。粘液非常恶心,没有形态,也没有秩序,它代表了熵和衰亡。我们的文化惧怕任何形式的熵,我们总是试图保持干燥:我们试图不出汗、不哭泣,我们试图使我们的生活和文明保持干燥。因此,我们有了像档案库、图书馆和博物馆这样干燥的地方。但其实,我们生于“粘液”,死后也将归于“粘液”。

接下来,托马斯分三种不同的路径介绍了过往的一些生物/分子作品。

自然界的万物皆遵循热力学的法则,而人类文明却将自身定义为一种负熵的过程。熵是一种邪恶、肮脏的过程,应被阻止。因此,我们建造了博物馆、图书馆、档案库和计算机存储来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

在自然界中,衰亡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我们到处可见的真菌,它们中的一些能够形成地球上最大的单体有机物。它们可以重达数吨,占据数平方公里。他们是分解者,侵噬有机材料和文化制品。

作品《一个和没有椅子》呼应了美国观念艺术家Joseph Koshut的作品《一个和三个椅子》,但它指向的是一个熵的过程:一件文化制品被真菌分解。作品关注的不是椅子的观念或信息,而是分解的过程。椅子自身蕴含着不成为椅子的可能,成为了一个逐渐消亡之物。经过了这个过程,这把椅子的重量变得轻如纸张。椅子的形态还在,但功能已失。

托马斯喜欢使用模式生物(model organisms)或者从自己身体获取的细胞,这暗示了一种对身份以及身体和自我文化的反思:我们自身的细胞和组织可以培养和生产出很多东西——从我们鞋子的皮革到我们吃的汉堡。可持续变成了一种新的,也许甚至是变态的含义。而麦克卢汉所说的作为媒体消费状态反馈的自恋,也变成了组织工程学成就的食人主义:我们不仅在观看自己,我们也在吃掉和消费自己。

这个1990年代的项目,使用艺术家的上皮细胞来培养一种人造皮肤。托马斯想要把这种皮肤当成笔记本或者画布来使用。此外,他还想要把这种人工材料做成衣服,成为第二层皮肤。但这个被叫做“ONKO SHIRT”的项目并没有实现,因为当时制作的成本太高了。

体变的原本意义来自中世纪天主教的一种奉献仪式:将面包变形为肉,将酒变形为血。在自然界中,这是新陈代谢的基本原则,也是今天生物科技的主要关注点。从1990年代开始,托马斯就已经开始实践包含研究、表演和科学实验的艺术/概念叙事。

BIOPHILY这一项目曾带他去到多个国家。在南印度,他一个印度教仪式,借由一个替身和一棵橡胶树结了婚。在欧洲,一个瑞士科学家成功地将托马斯细胞中提取的DNA转移到了一颗榕树的细胞中。在万物有灵论者看来,这也许颇为平常,但在实验室的语境中,万物有灵成了一种新的意义。

本次讲座作为2016年列奥那多艺术、科学与技术系列讲座的第一场,也于3月28日巡讲到了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