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创作 @CAC Project| 寻找特拉帕
开幕时间:2025.8.23(周六)14:00-18:00
参观信息:周三-周日 11:00-18:00(17:30停止入场)
免费入场
研究&创作 @CAC Project 第三期
寻找特拉帕
2025.8.23 – 9.28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11号楼2层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荣幸呈现 “研究与创作(R&C)@CAC Project” 第三期驻留成果展《寻找特拉帕》(Searching for Te Lapa),展期为2025年8月23日至9月28日。
本次展览聚焦于艺术家凯尔·麦克唐纳(Kyle McDonald)在太平洋波利尼西亚地区的田野实践,对“特拉帕”(Te Lapa)这一神秘现象的持续追寻贯穿其创作历程。他与陶玛科岛的航海者卢克·瓦伊卡维(Luke Vaikawi)、人类学家玛丽亚·“咪咪”·乔治博(Dr.Marianne “Mimi” George)及当地社群紧密协作,以技术为引导,在航行与等待中探查这道从未被影像记录的微弱光芒——“特拉帕”。这是一种据说自陆地产生、用于辨识方向的古老弱光信号,是陶玛科岛民世代相传的导航知识之一。团队为此开发了全球灵敏度最高的低照明度成像系统,并多次出海试图纪录这一现象。虽然“特拉帕”的踪迹尚未被明确捕捉,这段探索过程却逐渐铺展出一种非目的性的陪伴关系,技术也由此呈现出另一种非工具性的面貌。
“特拉帕”仍游离于现代科学的分类体系之外,至今尚未被精确定义;但在太平洋岛民的口述传统中,它如同信使般现身,唤醒人们对先祖的感知通道。它无法通过重复测量获得验证,而是依靠灵性的临场应答显露自身。于岛民而言,“显现”并不在于图像的确立,而是植根于一种深层关系的激活。
“特拉帕”既无法被对象化,也拒绝进入再现系统。它的现身总是偏离技术记录的时空结构,与当下关于呈现与再现的逻辑始终保持着某种脱节。越是依赖感光极限的成像手段,越能感知其不可抵达的间离。在此情境中,模拟成为唯一可能的靠近方式——并非意在再现真实,而是开启一种与祖先知识协商的技术语言。
因此,艺术家依据航海者的讲述、声调与记忆经验,重构了“特拉帕”的节奏与路径。展览所呈现的,并非一个待归类的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拒绝被规训的知识形态:它不断牵引并偏离既定的可视性规范,在相遇与摩擦中生成另一种伦理性的感知方式。
“特拉帕”的意义,在于促使我们放弃将视觉作为知识起点的幻觉。方向感不必源自所见之物,而可能来自一次被祖先应允的回应。这种回应超越了“观看”的逻辑,其图像性的匮乏并非感知的失败,而是一种伦理的充盈。它出现在信任的结构之中,而非视觉的焦点里;它所回应的是召唤,而非凝视。展览延续着这一尚未尽显的节奏,邀请观者在黑暗中踏入如梦般的夜航。
本项目作为“生理-地理-共生体”(Bio-Geo-Symbio)框架下的研究计划之一,尝试在感知、技术与祖先知识的交汇之处,建构起一种相互依存的认知结构。


凯尔·麦克唐纳(Kyle McDonald)
凯尔·麦克唐纳(Kyle McDonald)是一位运用编程创作的艺术家。其创作涵盖互动式、沉浸式的视听装置、现场表演以及用于创意探索的新型工具,并在过程中不断构建新的社群与协作关系。他运用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等技术,提出关于人类如何连接的思考,并设想一种可共享的未来。麦克唐纳曾任纽约大学交互通信项目(ITP)客座讲师,F.A.T. Lab 成员,openFrameworks 社区经理,同时也为企业客户提供技术顾问服务,并主导多场关于新兴技术的工作坊。他的作品曾受邀参展、收藏于多个国际机构,包括英国V&A博物馆、日本NTT媒体艺术中心、林茨电子艺术节(Ars Electronica)、Sónar音乐节及Eyebeam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