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C x AKuB | “机械仿生”电影放映

2021.03.24(周三)

19:00 – 20:35

放映影片:《星际惹尘埃》

导演:Gottfried Kolditz

1976年,95分钟

德语原声

 

2021.03.26(周五)

19:00 – 20:30

放映影片:《嗨,AI》

导演:Isabella Willinger

2018年,90分钟

英、德、日、意大利语原声,英语字幕

 

2021.03.19(周五)

19:00 – 20:16

影片:《泥人歌林的诞生》

导演:Paul Wegene, Carl Boese

1920年,76分钟

黑白电影,默片配以德/英字幕

20:16 – 21:30

对谈

嘉宾:Jan Brauer、33EMYBW

语言:中\英

 

2020.03.20(周六)

15:00 – 18:00

科幻创意写作工作坊

嘉宾:陈楸帆

语言:中文\中国手语

19:00 – 21:29

影片:《大都会》

导演:Fritz Lang

1927年,149分钟

黑白电影,默片,英文字幕

 

2021.03.27(周六)

14:00 – 19:00

电影导览

嘉宾:孔婧倩

语言:中文

放映影片:《世界旦夕之间》

导演: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1973年,212分钟

德语原声,英文字幕

 

地点:

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上海市黄浦区福州路318号华设大厦101室)

 

主办:

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AKuB),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

机械仿生:德国电影中的欲望与科技

从近二百万年前石器的发明到现今的数码时代,科技一直是人类为了满足欲望,获取资源,改造世界及探索一切可能的工具。电影也是其方法之一:它实现人类的想像并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与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将共同介绍从1920年代至当代的德国科幻电影,鼓励观众留意科技是如何随着时代的推移,在电影和现实中进化来满足人类的渴求。本项目涉及在历史进程中性别丶政治丶社会丶文化和其他领域的讨论。它将追溯至远古的创世之梦是如何与当今的世界连接,同时展现创新的科技是如何影响着人类的自身处境及生存条件。

© Murnau Stiftung

泥人格林的诞生

2021.03.19

周五

十七世纪,在布拉格的君主专制统治下,犹太智者拉比Lowe为了阻止犹太人受到迫害,创造了一个巨人战士歌林来保护他们的安全。歌林由泥土雕砌而成,并受亚斯她录之魂的鼓舞,是一个看似坚不可摧的超级力量,表现出宏伟的英雄气概,同时也会使用令人畏惧的暴力。当Lowe的助手控制歌林并试图利用他谋取私利时,歌林逃脱了人类的操控……

 

电影取材自一个犹太民间的传说,完美呈现了被释放的欲望和潜在的危机,是一部精妙绝伦的表现主义作品。由联合导演Paul Wegener扮演泥人歌林。从艺术和经济角度来看,这部电影都是德国最成功的默片制作之一。尽管幽暗,但歌林仍然充满着光芒与希望,是德国恐怖电影的代表作。受香港歌德学院邀请,柏林的DJ和电子音乐作曲家Jan Brauer为这部经典默片配乐。

 

电影放映之后,艺术家、音乐人33EMYBW将分享她的音乐专辑《Golem》之创作理念,探讨魔像、技术与灵魂之间的关系。德国作曲家扬·布劳尔(Jan Brauer)亦将通过Zoom与现场连线,与33EMYBW一起展开对电影内容以及重新制作配乐的讨论:时至今日《泥人歌林的诞生》这部影片对中国和德国年轻一代的音乐制作人仍具有怎么的吸引力?从影片中还能得到什么灵感?

© Jan Brauer

 

Jan Brauer来自柏林,是一位DJ及电子音乐作曲家。2009年他共同创立了音乐组合Brandt Brauer Frick,曾於许多国际知名音乐节演出,包括Coachella、 Glastonbury和Haldern Pop。Jan的创作范畴更涉及古典音乐、剧场以及电影。他於2017年为电影大师谢尔盖·爱森斯坦的经典默剧作品《波特金号战舰》重新配乐,於香港艺术中心作首演。

© 33EMYBW

 

33EMYBW,艺术家、音乐人,在中国音乐界有着丰富的经历。2018年底,33EMYBW在上海厂牌SVBKVLT发行了首张专辑《Golem》并获得国际好评,该专辑被Bandcamp评选为2018年最佳电子音乐专辑之一,让更多的听众认识了她自创为 “节肢舞步”的声音。2019年初,她在北京的美丽唱片公司发行了《Dong 2》,这是一张采样于中国西南侗族传统音乐、声音和田野录音的概念专辑。33EMYBW与许多艺术家合作,其中包括为Marija Bozinovska-Jones、陈天灼(Asian Dope Boys)以及诗人Forrest Gander创作音乐,并与厂牌伙伴Gooooose一起为Weirdcore在北京举办的第一个大型个人展览“Orient Flux”配乐。她还为Aisha Devi、Senyawa和Chui Wan制作混音,并为Crack杂志,音乐节Dekmantel、Unsound和CTM录制混音/live set。

大都会

2021.03.20

周六

科幻电影《大都会》是由德裔导演弗里茨·朗(Fritz Lang)执导拍摄的默片,于1927年上映。该电影耗费约5亿马克,打造出了一个恢宏华丽与压抑野蛮并存的未来之都。《大都会》不仅具有来自其同时期(20世纪初)科幻故事与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典型主题与叙事,其美学风格与角色塑造也对之后的科幻电影颇具启发意义。3月20日,AKuB与CAC将举行电影《大都会》放映。同天下午,参与者们将在科幻小说作家陈楸帆的带领下先行了解科幻小说的发展历程、与类型特征与经典主题,并学习如何开始构思一篇个科幻故事。通过简单的讨论和发问式思考,学员们将学习,如何将构思转化为将其以文字,梳理一篇科幻小说的核心要素,并最终完成一部小说的开头形式呈现。

© Murnau Stiftung

嘉宾

© 陈楸帆

陈楸帆,科幻作家,编剧,翻译、策展人,传茂文化创始人。曾多次获得星云奖、银河奖、世界奇幻科幻翻译奖等国内外奖项,作品被广泛翻译为20多国语言,在许多欧美科幻杂志均为首位发表作品的中国作家,代表作包括《荒潮》、《人生算法》、《异化引擎》等。

© DEFA Stiftung / Heinz Pufahl

星际惹尘埃

2021.03.24

周三

经过六年的旅程,Cyrno号飞船在接到求助电话后 降落在行星TEM4上,但TEM4星人否认曾致电他 们。在指挥官Akala准备飞船驶离时,TEM4的统治 者邀请她和队员们参加豪华的派对。他们被眼前丰 盛的食物、诱人的舞者及毒品蒙蔽了头脑,只有领 航员Suko留在了飞船上,同时他发现了一个可怕的 秘密。《星际惹尘埃》不时被称为“东德的《太空英雌芭 芭丽娜》”,被认为是东德电影界最具想像力的电 影之一。它是由罗马尼亚国有电影制片厂与DEFA (前苏联所控制的德国电影股份公司)共同制作, 是DEFA四部太空电影的最后一部,演员阵容来自 东欧不同国家。导演Gottfried Kolditz从歌舞剧开 始他的电影生涯,此部作品的画面让人目眩神迷。

© Hi, AI

嗨,AI

2021.03.26

周五

机器人是“新生物”。当科学家们为围绕人工智能的哲学问题而烦恼时,机器人正在扮演接待员、家务助理和性伴侣等角色。在美国,Chuck因为孤独而找了一个机器人女友Harmony,她的程式设定是具有同情心和喜欢赞美他人。在日本,樱井奶奶的儿子送给她一个机器人小孩Pepper,这样她就不会那么孤单了。尽管智能化可以说是机器人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嗨,AI》引发了重要的伦理道德和存在主义问题: 我们将如何跟机器学习并和人工智能共存? 我们会 得到什么?又将会失去什么呢?谁是新世界的主角?电影中角色的互动带来了幽默的瞬间,也藴藏着许多暗示。观众可能会意识到,我们可以在人工智 能的新生命形态中更深入地了解人类的特性。

Klaus Löwitsch © RWFF

世界旦夕之间

2021.03.27

周六

在未来,政府有一个名为Simulacron的模拟计画,是一个拥有9000多个身份单元的人工世界,这些模拟人类的单元生活在形同现实的虚拟世界中,并相信自己是活生生的人。某日这个项目的技术主管死於一场神秘的事故中。他的继承人Fred Stiller开始怀疑这间庞大的公司和政府的阴谋,并对自己的人性和世界的真实性感到困惑。同时,其中一个身份单元在模拟计画中试图自杀。

在《世界旦夕之间》中,由导演宁那.华纳.法斯宾达呈现的反乌托邦突破了人类的想像极限,充满无尽的创造力。这部史诗式电影证明了科幻类型很适合法斯宾达偏执狂式的存在主义和浪漫情怀。导演在27岁时拍摄这部作品,是他唯一的科幻片,於1968年以电视连续剧形式分为两部分播出。

嘉宾

© Kong Jingqian

孔婧倩,毕业于柏林工业大学,德语文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德文系 讲师。研究方向:跨文化语境下的德国移民电影研究、德国电影、德语经典文学研 究、跨文化教育。

 

主办

关闭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