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年10月30日-11月1日
概念讲座:2015年10月30日(周五), 19:00
引导者:fito_segrera
语言:英语
地点: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地址:上海莫干山路50号18号楼
工作坊介绍
记忆可以被定义为一种从物质世界获取并记录信息以供进一步使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总结为3个基本步骤:编码 → 存储 → 提取。编码意味着从外部世界输入或获取数据,并将其转换为可以存储的形式。存储机制为获取的数据创造一个暂时或长期的记录。最后,提取机制能够将存储的信息唤起,以供当下使用。
媒体和技术拓展了人类记忆的能力;它们扩大了这个过程所涉及的层次,并允许出现其他机制将记忆物化并打破其主观性。尽管当人们第一次使用颜料或者石材雕刻技术的时候,这种情况就已发生;今天,人们通过移动技术和互联网,使自己的记忆大量地从私人/封闭的感受变为容易获取的公共/开放的数据。这一通过媒体技术带来的记忆扩展现象伴生了许多其他的焦虑,数据的不断积累就是其中之一,它引发了许多思考:这些作为个人记忆的累积数据可以做些什么?我们能把记忆看作数字物件吗?如果可以,我们是否能用更多超越单纯二维图像的、非常规的方式来分享它们?
“迭加记忆之景”的灵感来源于吉姆·坎贝尔的“迭加<惊魂记>”。这一作品利用像素平均化,收集和演绎了蕴藏在希区柯克电影《惊魂记》中文化记忆的整体印象,使之成为明确、精准的数据,并通过转化,使其呈现在当下的体验中;这种转化通过覆盖以模糊的平均图像—计算化记忆的凝聚来吞没记忆,抹去记忆感知的生动性。
作为一个概念化的探索过程,“迭加记忆之景”工作坊旨在探索技术如何能够调节和增强人类记忆、扩大其交互的可能性、体验和共享这些信息。通过寻找人体生理过程和用于获取、存储、提取数据的技术设备和算法之间的相似之处,重新思考人类记忆中涉及的三个主要部分(编码→存储→提取)。利用一个嵌有摄像头并接入互联网的定制脑电图记录器,我们建立起了一套可穿戴设备,它能够在任何时刻,测量使用者的注意力(已被验证与记忆获取和提取紧密相关)和α波图谱(用于测量视觉皮层的活动)。这款设备以一系列图像的形式,记录下穿戴者的重要时刻,并实时发送到可用算法处理这些信息的服务器。最终结果将生成由关键记忆构建的令人身临其境的三维程序景观;在这个地形空间中,穿戴者和任何其他个人可以用更多的空间方式(如同在一个社会网络模型中)体验和分享这些累积的记忆。
要求
工作坊全程英语指导。如果你不是很擅长英语,建议携带一位翻译者。
此工作坊不需要专业技术背景。CAC(在工作坊期间)为参与者提供全部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在工作坊结束后,请将材料和设备归还CAC。
技术探索
1.可穿戴设备:脑电图/脑扫描仪,Raspberry Pi(一款迷你电脑),Rpi的相机模块,Python/Nodejs编程。构建一个可穿戴设备来扫描大脑活动,捕捉图像,并发送到一个实时服务器。
2.服务器端编程:使用NodeJS,WebGL / THREEjs来检索、分析和处理图像和传感器数据。使用网页图形库技术,创建一个可供互联网用户公开访问的三维地形。
3.客户端编程:使用JavaScript,HTML,CSS创建一个优化并合理设计的界面供用户亲身体验“迭加记忆之景”。
方法
“迭加记忆之景”是一个概念导向的工作坊。参与者将接触到大量心理、生物、技术/科学和艺术方面与记忆有关的知识,以充分领会记忆可作为数字景观的概念和可作此类用途的设备的创造潜力。此外,工作坊引导者将对在此框架下的所有方法和技术作更深入的探讨和回顾。在工作坊结束后,参与者将对系统/设备背后的整个技术过程有一个完整的理解。
工作坊成果
在工作坊结束之时,参与者们会将他们的记忆映射成在线的3D图景(并在线展示于CAC网站)。通过测量脑电波活动获取记忆并将其映射到线上三维空间的实践,参与者们将对这一过程背后的概念和技术有深入的认知,并将获得以下领域的知识:
-大型系统开发/分布式应用程序
-脑电图/脑电波扫描
-服务端应用开发
-客户端/浏览器端开发
-WebGL(网页图形库)和JavaScript中的three.js库
-3D生成
时间安排
DAY 1 – 30/10/15
7:00pm – 8:30pm 讲座与讨论
DAY 2 – 31/10/15
11:00am – 12:00pm 技术介绍
1:30pm – 2:30pm 小组创意和现场测试
2:30pm – 4:00pm 小组讨论/头脑风暴
4:00pm – 结束 现场工作/开放实验室空间/技术辅导
DAY 3 – 01/11/15
11:00am – 4:00pm 现场工作/开放实验室空间/技术辅导
4:00pm – 6:00pm 简短小组汇报及结果测试
引导者简介
fito_segrera 是一名艺术家、技术专家,现任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实验室艺术与技术研究主任。他以优异的成绩从波哥大的豪尔赫·塔德奥·洛萨诺大学(Jorge Tadeo Lozano University of Bogotá)毕业,后获福布莱特(Fulbright)奖学金进入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Parsons, The New School)设计与技术专业学习两年并取得艺术硕士学位。他目前的研究和创作实践涉及数字哲学、人工智能、一元论和现代物理学等元素,应用物理计算、软件编程、信息/通信技术来讨论与自然真相和宇宙物质相关的基本存在论问题。
他参加的主要展览有:国际图形学年会电脑图像和互动技术展览(2014)、COLLISION 20 & 21(波士顿计算机艺术画廊,2014)、国际表演双年展(休斯顿,2014)、SXSW艺术节(德州奥斯汀,2014)、EYEBEAM(纽约,2013)、 AGORA COLLECTIVE CENTER(柏林,2013)、Dorkbot(纽约,2013)、Harvestworks(纽约,2013)、Salon Regional de Artistas del Caribe 、Web 2.0 Espacios alternativos(哥伦比亚,2012)、Ripping mix, burn, rip(2010)以及波哥大双年展(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