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ink | 超越编码 (上)

Beyond Encoding: A Critical Look at the Terminology of Text Graphics (I)

 

作者 / Anders Carlsson

译者 / 周蓬岸

编辑 / 毕昕

原文发表于芬兰媒体艺术学术期刊WinderScreen,阅读地址:

http://widerscreen.fi/numerot/2017-1-2/beyond-encoding-a-critical-look-at-the-terminology-of-text-graphics/

 

本期文章选自We=Link相关文献连载系列的投稿之中。投稿作为连载系列的开放环节,具体参与方式请见文末。欢迎相关作者与研究者踊跃投稿!
 

 

译者序 

在我翻译《超越编码:文本图形(ASCII Art)术语的批判性观点》一文时,与原作者安德斯·卡尔森(Anders Carlsson)取得了联系。在通信往来中,他问及中国人何时、以及如何开始在计算机上制作文本图形,目前是否有可查询的在线资源,例如BBS图形存档等问题。他本人也在寻找古代“ASCII艺术”和其他块状图案样式(文本马赛克)的案例;同时也提出了对演示场景(Demoscene)及其他中国计算机艺术亚文化的好奇。因此,我在文章之前以此为序,希望更多关注ASCII转码艺术的研究者、创作者参与到这个开放的对话中:中文世界中的文本图形应当开始于80年代初。当时,一批具备中文显示功能的平价家用电脑开始出现在业余爱好者和教育市场上。这些电脑通常是苹果II型电脑的兼容机,如台湾地区的宏碁小教授二号、三号,神通资讯生产的小神通电脑,以及大陆流行的CEC系列中华学习机。中文世界中文本图形的传播可能有过新闻组、电子邮件列表、惠多网和Telnet BBS等多种渠道,但成规模的字符图形作品的出现主要还是在2000年代初的Telnet BBS上,水木清华BBS在2000年8月开通了ASCII Art版面,批踢踢的ASCII Art版则在2001年3月开通。这些版面至今仍可以访问,且亦有热心的爱好者开通网站http://ansiart.org/ 收集了若干中文世界里的文本图形作品。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的文本图形作品由于简繁体汉字编码的不同而体现出一定的差异。简体中文使用的GB编码带有更加丰富的制表符,因此使用这一编码的作品更多使用线条构成空心图案;而繁体中文使用的BIG5编码则有更多的方块字符,因此更多采用方块构成实心图案。

相比之下,基于日文Shift-JIS编码的字符艺术随着2ch人物(2ch characters)等模因的扩散而被日文使用者以外的人群了解。中文文本图形对于中文世界以外的观众来说仍较为神秘,其研究也较少,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关注这一领域的读者和研究者一些有益的启发。

 

蓬岸,2020.5.6

作者序 

 本文将对几种类型的文本艺术展开批评性的概述,包括但不仅限于ASCII,西文和中文的ANSI,Shift-JIS,Unicode以及PETSCII艺术。文中展示了一系列实例并简要介绍了其特点、历史和流行的用途。一个流传广泛的观点是这些艺术风格仅仅是其所使用的技术协议之产物,但其中的一些风格在历经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后逐渐形成了用户亚文化,并逐渐加入了特有的惯例和偏好。到20世纪90年代,若干亚文化群体都对ASCII和ANSI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今天,文本艺术通常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在网络上传播,外观已经超越材质(字符编码),成为文本艺术最重要的元素。当我们浏览社交媒体上的#PETSCII标签时,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看似PETSCII的图像,但它们未必使用了PETSCII编码,甚至没有使用PETSCII字符。本文认为,物质主义和流行美学都无法解释今天的文本艺术流派。根据语境的不同,其内涵也会相应地进行不同的组合。文本艺术流派本身可能并没有做错什么,但显然他们可以更好地为未来做好准备。
 

安德斯·卡尔森 (Anders Carlsson),2017.5.1

 

文本艺术、字符艺术、微写书法、打字艺术、ASCII艺术、视觉诗歌、文本模式艺术……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出现了种种诸类术语用以描述使用印刷符号组成的视觉艺术作品。这类术语以往通常是基于美学、艺术运动或是宗教信仰的;但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相关术语,则是来自于技术概念,特别是使用字符编码命名的ASCII,PETSCII和Shift-JIS。字符编码,简单的说就是将数字代码分配给每个字符,从而更为便捷地对其传输和解码。小写字母"a"在ASCII和Unicode中的编码是97,在EBCDIC中的编码是129,而PETSCII中则编码为65。
 
从技术角度讲,编码的正确识别对于能否正确地显示文本图形至关重要,这导致了ASCII艺术、Shift-JIS艺术和PETSCII艺术等不同流派的区分。然而,对于美学和文化领域来说这究竟有多重要?时我在为我的“文本模式”博客收集和分类作品时初次考虑了这样的问题。当浏览过数万张文本图形图片之后,我日渐发觉识别作品的字符编码是一件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的事情。对于一幅1960年代的打印稿来说,如何知道它使用的是ASCII、EBCDIC、博多码、莫尔斯码,还是其他编码方式呢[1]?如果在编码未知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如何对其进行分类呢?针对文本图形来说,是否还有其他的分类标准?
在大众话语中,ASCII艺术(ASCII art)通常被用作一个总括术语,这其中同样也包含了许多与ASCII关系微弱甚至完全无关的作品:19世纪的打字机作品(完成于ASCII编码出现之前),Twitter艺术(使用Unicode的UTF-8编码而非ASCII)以及诸如《黑客帝国》的视频文本转换作品——其中文符视频使用了未知或无效的字符编码,在这种情况下,视觉外观比制作模式更加重要。
 
因此ASCII艺术有着两种相反的用途:广义语境中,它可以被理解为建构于视觉美学之上的某种大众文化流派,脱离了其原有的技术背景,并随着所处的时空背景而变化。而前面所提到的更严格的定义,则是基于技术决定论的,这种情况下所说的ASCII艺术是指所有客观上使用ASCII字符编码的图像都可以被视作ASCII艺术。
这篇文章的目的,是简要的介绍ASCII, ANSI, PETSCII, Shift-JIS和Unicode艺术,以及这些概念是如何在技术、文化和美学的共同作用下出现的,并探讨当未来这些字符编码逐渐过时之后,可以用作替代的文本图像分类方式。
 
表1:文本图形模型

 

 

ASCII艺术(ASCII art

严格来说,ASCII艺术只能使用ASCII标准所包含的256个字符中的96个[2]。在1990年代的互联网Usenet新闻组,如alt.ascii-art中,这是一项被严格执行的要求,因为其他的字符不能被正确地显示,甚至可能导致观看者的电脑系统崩溃 [3]。这鼓励人们发展出一种使用字母和数字字符创作以线条为主的文本图形美学,有时这类图像被描述为“基于结构的”(Xu, Zhang & Wong 2010)。这些作品通常使用等宽的单色字体,象征性地描绘动物、面孔或是物体。
 

  图 1. 西方ASCII艺术作品

  左边为Usenet风格,来自于Joan Stark (1998);右边为圈子社区风格(scene-style),来自于Stylez (1995)

 
在一些所谓的圈子(scene)中,ASCII艺术有着相似的基本含义,虽然它们通常使用低分辨率的像素字体,相比Usenet风格的ASCII艺术来说更像是涂鸦或标识设计。关于什么是ASCII艺术“真正的”组成元素之观点冲突从未停止。其中一组冲突观点围绕着字体展开,特别是在PC和Amiga文本艺术家之间。Amiga ASCII通常使用“Topaz”(黄玉)或类似的字体显示[4],其斜杠和反斜杠 / 和 \ 连接在一起时会仅仅排列在一起,只有很小的空白甚至没有空白(参见Stylez的作品)。而使用MS DOS字体的PC则并非如此,就像下面西蒙·詹森(Simon Jansen)的作品所示,字符中间会有一些空白,这是Amiga和PC ASCII艺术彼此不兼容的原因之一,也正是在此基础上它们发展出了不同的美学。

 

图 2. 星球大战ASCII艺术作品,来自西蒙·詹森(Simon Jansen)

另一组冲突则涉及到那些数量颇多的、使用超出原有96个字符的作品。这类作品通常被标记为方块ASCII(block ASCII)、扩展ASCII(extended ASCII)或高位ASCII(high ASCII),由于这些作品使用的字符超出了原有的96个字符,一些死硬派批评家会批判其为“不是真正的ASCII”。在这种意义上,虽然使用使用了相同的字体和编码,ASCII和ANSI艺术(下面会提到)仍然有着非常明显的界限。

 

 

Shift-JIS艺术(Shift-JIS Art

在日本通常被称作ASCII艺术,或简称为AA的编码艺术,在西方则被称为Shift-JIS或SJIS艺术。这类作品通常使用通过Unicode的UTF-8编码的日文字符,或是使用了专门针对日文的Shift-JIS或EUC编码,并使用了MS PGothic或Mona这样的日文字体。由于使用了比西文ASCII大得多的字符映射表和可变宽度的适量字体,日本的ASCII艺术较于西方的同类作品有着显著的区别。正如Illiozilli和Runte0531的作品所示,相比西方的ASCII艺术,这些作品可以展现出更加精细的细节和复杂的形状。
 
 

图 3. 日文ASCII艺术

 左边是Illiorzilli的机器人(2013) ,右边是Runte0531的肌肉Pedobear熊 (2013)

 
值得注意的是,ASCII艺术在日本要比其他许多国家更加流行。类似Pedobear熊(クマー)和Mona猫(モナー)这类起源于2channel等基于文本的网络论坛流行模因(meme)甚至出现在主流文化中。另一种ASCII艺术的主流形式是绘文字,一种类似于西方世界所使用的 “;)” 表情符号,但表达更为复杂(并且使用了横向排列)的表情符号系统。
你可以看到开心的笑脸“(* ^ ω ^)”或是掀桌子的绘文字 ( ╯°□°)╯ ┻━━┻ 或是“滑稽”(Lenny)笑脸( ͡° ͜ʖ ͡°)。正因如此,ASCII艺术在网络文化中十分普遍,并经常被匿名的作者们复制粘贴并重新组合,为其赋予了与西方世界不同的感知和语境。

 

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 

所有链接验证于2017年6月14日

Carlsson, Anders, and A. Bill Miller. 2012. “Future Potentials for ASCII Art.” Future Potentials for ASCII art

Danet, Brenda. 2003. “Pixel Patchwork: ‘Quilting in Time’ Online.” Textile 1(2): 118–43.

Whistler, Ken, Mark Davis, and Asmus Freytag. 2008. “Unicode Technical Report #17: Unicode Character Encoding Model.” Unicode Character Encoding Model

Xu, Xuemiao, Linling Zhang, and Tsien-Tin Wong. 2010. “Structure-based ASCII Art.” 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 (SIGGRAPH 2010 issue), 29 (4): 52:1–9.

 

注释 

[1] 这里列举了174种不同的编码:Category:Character sets.
[2] ASCII的早期版本使用7-bit编码,包含128个字符,其中32个是不可打印的控制字符。
[3] 可以参考alt.ascii-art FAQ中的例子:Alt.Ascii-Art FAQ.
[4] Amiga ASCII艺术家开发了一些类似于Topaz的字体并专门用于ASCII艺术,如Desoto的mO’sOul,Nudel的P0T NOoDLE以及Mortimer Twang的B-Strict。
 

 

关于作者

周蓬岸,软件工程师,复古计算(Retrocomputing)及相关文化现象的研究者和传播者,“网页里的电脑博物馆”站长。他希望能够通过写作、翻译和线上内容的创作,促进中国科技文化社区与世界的连接,在补全中文社区中“被遗忘的电脑发展史”的同时,也为了能够给“后PC时代”语境中的爱好者们一些有意义的启发。
 

想要探索更多关于网络艺术的知识与讨论

《We=Link》项目将不止于一场线上呈现,CAC将梳理网络艺术脉络,探寻网络艺术的特性,分享自90年代至今的网络艺术创作、线上艺术行动与展览。同时也欢迎相关主题的作者、研究员投稿,请将150-200字文章摘要以及个人简历发送至

media@chronusartcent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