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ink | 网络技术与赛博女性主义(下)

网络技术重建了女性社会关系,同时也重构了女性的身体与身份。互联网突破了男女对立的二元论,因此直接动摇了父权制存在的认识论基础。

 

菲斯·威尔丁(Faith Wilding)等其他女性主义艺术家指出,女性主义向信息技术领域的迁移,是女性主义通过公共行动和反叛占领各种平台的第三次浪潮中的一部分。她认为,赛博女性主义者必须密切跟随不断变化的通讯技术和科学,增强自身探索赛博空间的潜能。赛博女性主义者的主要任务就是使用女性主义的理论洞见和策略工具与赛博空间中存在的性别主义、种族主义和军事主义相斗争。威尔丁借对抗传统女性主义定义、赛博女孩主义(Cybergrrl-ism)、网络乌托邦主义及政治交战恐惧(Fear of political engagement)四个方向重新分析了赛博女性主义。同时提出赛博女性主义涵盖了三个方面:首先,它描述了女性在技术领域的地位,以及相关行业中基于性别的劳动力分工。其次,它所讨论的话题是女性技术文化经验,包括技术文化对工作、家庭生活、社交生活和娱乐休闲的影响。最后,它涉及将不同技术性别化,这些技术可能的女性化与情色化。

 

1998年,威尔丁与艺术家海拉·威利斯(Hyla Wilis)成立了网络女性主义组织subRosa。她们宣称:“subRosa是一个可被复制的女性主义文化研究者细胞,致力于将艺术、行动和政治结合,以探索并批判新信息的交融,以及生物技术对女性身体、生命和工作所产生的影响。让百万subRosa一同绽放吧!”大多数subRosa的作品以行为或文字方式呈现。作为一个“反版权”组合,她们将其创作放在线上并提供免费PDF下载。在一场表演中, subRosa以先进技术遗传学中心(Technical Advantage Genetics Center, TAGC)子公司Express Choice的名义,在鲍林格林州立大学(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的《美国AAA级优质卵子(US Grade AAA Premium Eggs)》项目中批判了新生物技术中肉身的商业化及合理化。她们为演出作品创建了一个网站,提供了一连串黑暗、讥讽的提问,来分析“你在人肉市场上的净值(net worth)”。选项包括“我拥有一头金发、平滑的肌肤和蓝眼睛”,以及“和其他活动相比,我更喜欢购物”。通过勾选,网站测评参与者作为一个潜在卵子提供者的“价值“。这件作品提醒人们繁殖不仅是可以被定制的,而且也病态地复制了沉重的社会价值。

 

subRosa:《美国AAA级优质卵子》(表演形式与名称后演变为不同版本),2002,鲍林格林州立大学,俄亥俄。

图片来源:https://cyberfeminism.net/category/work/performances/

 

 

项目网站:http://eggdonor.cyberfeminism.net/

 

美籍台湾艺术家郑淑丽(Shu Lea Cheang)为期一年(1998-1999年)的、基于网络的叙事项目《布莱登(Brandon)》是赛博女性主义创作的典型案例。这件古根汉姆美术馆的首个网络委约作品探讨了公共空间和网络空间中的性别融合与技术肉身(techno-body)等问题。作品以技术作为手段,打破性别在技术领域和整个社会中的假设。《布莱登》取自于一名跨性别男子布莱登·蒂娜(Brandon Teena)之名,他在1993年因透露其生物性别而遭强奸和谋杀。《布莱登》利用互联网的非线性叙事与参与互动性来阐述蒂娜的悲剧故事,传达了“当代社会性别与身份流动性与歧视性”。从变形的性别标志开场图片开始,郑淑丽将观众带入对人类性别追问式的调查。这项调查通过脱离人类肉身形象的超链接图片、关于犯罪与惩罚主题的彼时进行(once-live)聊天室,以及平面移动图像描绘了布莱登生死的深远影响。同时利用互联网高度易变的“皮肤”,郑淑丽揭示了个人如何在线上栖息,并如何体验不同的性别角色。

 

郑淑丽:《布兰登》,1998-1999,作品首页的“bigdoll”界面 –用户鼠标移动在网格图片之上时,另一 张图片会显现出来。

图片来源:https://anthology.rhizome.org/brandon

另一件取材于对现实世界观察与反思的作品是普瑞玛·默西(Prema Murthy)的《神秘混合物(Mythic Hybrid)》。这件作品是一个搜索引擎,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对微芯片工厂工作的女性之研究。当时媒体报道称这个工厂工作的女性出现集体幻觉并伴随大量歇斯底里。2001年,艺术家前往印度进行实地走访,却发现了与媒体报道相悖的事实:一群理性的妇女,但她们的身份由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和心理因素构成。作品标题以批评的方式借用了哈拉维《赛博格宣言》开篇中所创造的混合物(hybrid)一词,唤起人们对小说和女性主义的想象,那个女性语言共通的、强有力且使众生哗然的激进梦想。哈拉维赛博格女性主义认为赛博格是一种控制生物体,一种机器与生物体的混合,一种社会现实的生活,也是一种科幻小说的人物。通信与生物技术重建了身体、身份、社会关系和政治理想,模糊了性别,赛博格成为女性主义的象征。科学和技术给女性提供了与男性平等的话语权,从而实现性别平等和女性解放。而默西用作品发问,从这以后,赛博女性主义将我们带去了哪里,带走了多远?

 

普瑞玛·默西:《神秘混合物》,2002。

图片来源:http://turbulence.org/Works/mythichybrid/webpages/search_array.html

  
  
选读资料:

唐娜·哈拉维,《赛博格宣言:二十世纪晚期的科学、技术以及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A Cyborg Manifesto: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alist-Feminism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https://warwick.ac.uk/fac/arts/english/currentstudents/undergraduate/modules/fictionnownarrativemediaandtheoryinthe21stcentury/manifestly_haraway_----_a_cyborg_manifesto_science_technology_and_socialist-feminism_in_the_....pdf

 

Laboria Cuboniks, 《异女权主义:一种针对异化的政治  (Xenofeminism, A Politics for Alienation) 》

https://laboriacuboniks.net/manifesto/xenofeminism-a-politics-for-alienation/  EN

https://laboriacuboniks.net/manifesto/yi-nv-quan-zhu-yi-yi-zhong-zhen-dui-yi-hua-de-zheng-zhi/ CN

 

  

参考文献:

Wielding, Faith (1997). Where is Feminism in Cyberfeminism? (1997). Old Boys Network OBN. Available at: https://www.obn.org/cfundef/faith_def.html

Consalvo, Mia (2003), Cyberfeminism, Encyclopedia of New Media, SAGE Publications, Inc., pp. 108-109, doi:10.4135/9781412950657.n57, ISBN 9780761923824, retrieved 2018-07-31

唐娜·哈拉维著, 《类人猿、赛博格和女人——自然的重塑[M]》.陈静,吴义城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

金春枝、李伦,《赛博女性主义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9年01期

Abrams, L. 2019. The Other Art History: The Forgotten Cyberfeminists of ‘90s Net Art. Available at: https://www.artspace.com/magazine/interviews_features/the-other-art-history/the-other-art-history-the-forgotten-cyberfeminists-of-90s-net-art-55864

subRosa. 2002. Tactical Cyberfeminism: An Art and Technology of Social Relations. Available at: http://www.crudeoils.us/artwrite/October2002/cyberfeminism.html

Shu Lea Cheang. Brandon, 1998-1999. Available at: http://brandon.guggenheim.org

Murthy, Prema. Interview with Prema Murthy on Mythic Hybrid by Diane Ludin, 15

Jan 2003 for Nettime. http://amsterdam.nettime.org/Lists-Archives/nettime-l-0301/msg00065.html

 

相关阅读:

We=Link | 早期互联网艺术 I:浏览器艺术与网络艺术美学
We=Link | 早期网络艺术II:ASCII转码艺术
We=Link | 超越编码:文本图形(ASCII Art)术语的批判性观点(上)
We=Link | 超越编码:文本图形(ASCII Art)术语的批判性观点(下)
We=Link | net.art:网络艺术行动中的那些社群(上)
We=Link | net.art:网络艺术行动中的那些社群(下)

We=link | 网络技术与赛博女性主义(上)

  
想要探索更多关于网络艺术的知识与讨论?

 

《We=Link》项目将不止于一场线上呈现,CAC将梳理网络艺术脉络,探寻网络艺术的特性,分享自90年代至今的网络艺术创作、线上艺术行动与展览。同时也欢迎相关主题的作者、研究员投稿,请将150-200字文章摘要以及个人简历发送至

media@chronusartcent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