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艺术由于互联网在90年代的普及达到高潮。与许多技术一样,互联网的普及应用起始于政府的科研与军事需求。1968年,美国国防部启动了阿帕网计划(ARPANET),ARPA的全名为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该计划奠定了今后互联网的两项基础技术——在控制范围内的数据包交换网络以及TCP/IP协议套件的运用。二十年后的1989年,工作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英国计算机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为使所有研究人员能够在各自的电脑上查看数字资料库文档,提出了一个基于网络的超文本系统,也就是现今被大家广泛应用于网页与其它应用程序用户界面设计的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1992年网景公司(Netscape)推出首个由马克·安德森(Mark Andreeson) 设计的Mosaic 视觉浏览器使得进入万维网(www)不再依赖unix语言作为操作界面,大大方便了普通大众对万维网的使用, 从而真正开启了今天我们所称的互联网时代。自70年代以来,曾经在艺术界广为讨论的系统论,以及对控制论、信息、数据传输等一系列计算机技术概念的挖掘似乎早已做好了要迎接一个更为开放、跨界域、去中心化的生产场域。
网络艺术家的创作在后观念主义注重过程的基础上,强调了“艺术即为交流方式”的概念。阿列克谢·舒尔金(Alexei Shuglin)在他1996年的宣言中呼吁:“ 艺术家们!设法忘记这个词和‘艺术’概念,忘记那些愚蠢至极、盲目崇拜之物 – 人工制品(artefacts),这些东西都是通过你认为自己的创作活动所应归属的压制性体系强加给你的。”他强调媒体艺术的创作不应借由有限、单调的交互去操纵观众,而是应该着眼建立更具有创造性的沟通模式(creative communication)。
而网络浏览器,这个面向用户且被企业商品化的软件则成为了艺术家们进行创作与改造的绝佳原料。1994年,批评家马修·富勒(Mathew Fuller)、编程设计师科林·格林(Colin Green)和艺术家西蒙·波普(Simon Pope)在伦敦创建了存储在1.4MB容量软磁碟之中的出版物“I/O/D”(有输入/输出/转换接口之意),他们将硬盘或是邮寄、或是粘贴在其他杂志上,亦或是将内容通过线上的渠道免费的发布出去。受到1970年代自由软件运动的启发,该出版物关注人-电脑之间的互动形式,每一期内容借由融合了图像、文字、声音与交互的元素使观众能够对身处的技术环境具有更高的敏锐度。
在I/O/D第四期(1997)中诞生了《网络追踪者(The Web Stalker)》—— 一个以艺术为导向的网络浏览器。在当时,绝大多数用户所使用的“网景浏览器”(Netscape Navigator)与微软开发的”网页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之间所谓的“浏览器大战”正处于白热化阶段,两方为争夺市场的绝对优势不断地对浏览器界面进行优化。然而正如富勒在其一篇评论《网络追踪者》的文章中说道:这种浏览器的设计暗喻着一种漫游的感觉,“提示用户,事实上他们不是坐在电脑前调用文件,而是伴随着某种贪婪的宇宙力量环绕于一个嵌入巨大商标‘N‘或’e’的地球上翱翔……”(2017)而这两者均将用户设定为“被动的消费者”角色,界面被设计的越来越简洁、便于使用之余,广告图片穿梭闪跳在浏览内容的空隙之间。《网络追踪者》所要做的正是挑战这一立场,并提供一种新的浏览器界面。I/O/D摒弃了商业化标准运用的Java语言或图像,利用看似单调的低保真(low fidelity)手段: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以及由简单的点线构成的可视化信息设计,将网站中各页面之间的体系结构呈现在用户眼前,强调了链接与全球网络视角的整体概念,从而实现了一种不同以往的碎片化查看模式。
I/O/D 4:《网络追踪者》,1997,截图
图片来源:https://rhizome.org/editorial/2017/feb/17/iod-4-web-stalker/
另一个艺术家组合JODI也将颠覆以用户为导向的界面作为其创作的核心理念。JODI是荷兰艺术家琼·海姆斯科克(Joan Heemskerk)与德克·佩斯曼斯(Dirk Paesmans)两人的代称,他们早期学习摄影与影像的制作,于1993年开始在加利福尼亚圣荷西州立大学开始了他们对网络的探索。两人于1995年创建他们著名的网站http://wwwwwwwww.jodi.org,并在此后的二十余年里不断将他们的最新创作植入其中。jodi.org不只是一个汇集他们作品的艺术家个人网站,其本身也是一件单独的,反映着JODI独特数字美学的艺术项目。
JODI:《ICTI.ME》,2020,截图 © 艺术家,CAC
在这个网站上,我们可以看到JODI标志性代码的表述方式,混杂着断断续续、重复以及闪烁的元素,正如此次在“We=Link:十个小品”中所展出《ICTI.ME》,然而在其背后的源代码相比之下似乎成为了找到艺术家希望通过编写代码所要执行的任务的唯一线索。瑞裘·格林(Rachel Greene)在描述JODI的创作时写到“通过将源代码激化为某种图像化了的东西以及将所执行任务激化为某种不可读的东西,最终促使这个让浏览器诡异分裂的任务得以完成。”(2004)而这恰与我们日常使用浏览器界面的逻辑相左。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艺术家着眼于万维网多个端口的链接模式,试图通过在这些端口之间建立社群激起更为活跃的交流方式。如安东尼·蒙塔达斯(Antoni Muntadas)在1994年所创作的《档案室(The File Room)》包含一个开源的线上数据库,记录了世界范围内被审查过滤的事件。而其线下的物理展出空间则营造了昏暗隐秘的氛围,鼓励观者将自己的文化/艺术审查经历输入至这一档案库中。艺术家由此描绘出一个由意识形态控制所塑造的知识体。而这件作品也被广泛认为是维基百科等类似社群生成知识库的原型之一。
安东尼·蒙塔达斯:《档案室》,1994 © 艺术家
希斯·邦廷(Heath Bunting)在1995创作的作品《交流产生矛盾(Communication Creates Conflict)》 (展出于日本电信通话中心于东京所举办的展览“在网络中(On the Web)”)则从互联网延伸至各种线下的沟通网络,实现了一种更为开放,有趣的交流方式。用户在他为作品创建的网站上选择不同的词语,然后通过HTML他们被导向相对应的界面并写下他们想要传达的信息,而这条信息会通过邮寄或传真传达出去,也有可能出现在车站或机场、街边的传单等公共区域。邦廷也由此完成了他通过互联网介入公共语境的行动,由网络链接起来的社群行动不再局限于网络容量,而是可以延申至街头,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希斯·邦廷:《交流产生矛盾》 ,1995,截图 © 艺术家
1991年苏联解体,国际艺术舞台上涌现出许多来自前苏联集团的网络艺术家。与此同时,其他欧洲国家对网络兴起于社会影响的研究在不断地深入。列夫·马列维奇(Lev Manovich)在《从博尔赫斯到HTML的新媒体》一文中论述道,正是这种缓慢普及速度(对比彼时的美国而言),使得欧洲国家有更多的时间去审视新科技。(2001)也因此,许多在90年代初期开始与各欧洲政府、产业与委员会建立联盟的NGO(非政府组织)开始将资助对象投射到网络相关的文化/创意区块中,这也顺势大力推动了网络艺术的发展,尤其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是索洛斯基金会(Soros Foundation)对网络艺术在东欧地区扩大影响力的帮助。他们的作品传达出对网络技术影响下地理边界开放、信息的大量增加以及反体制等现象更为激进,或者说是庆祝态度。诸如奥里亚·利亚里那(Olia Lialina)、阿列克谢·舒尔金、武克·科西克(Vuk Cosic)等艺术家此前或许是摄影师、电影制片人或是以静态媒介创作的艺术工作者,而这些经历也使得他们的网络艺术作品形成了独特叙事性。
不同于I/O/D 4以及JODI作品所呈现的技术风格,奥里亚·利亚里那(Olia Lialina)最为知名的作品之一《我的男友从战场归来(My Boyfriend Came Back from the War)》(1996)创造了一个以战争为背景、抒情又个人化的叙事体。框架编程的使用使得HTML与充满故事性的昏暗图像在浏览器中被分割细化在大小不一的框架内,构成了一种网络与电影感、大众媒体与艺术性的交织。马列维奇1997年的文章《屏幕背后》将其描述为“一种从俄罗斯银幕遗产及电影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的平行蒙太奇理论那里传承下来的画面表现”。
奥里亚·利亚里那:《我的男友从战场归来》,1996,截图 © 艺术家
图片来源:https://anthology.rhizome.org/my-boyfriend-came-back-from-the-war
另一边,艺术家马克·内皮尔(Mark Napier)则试图将网络页面 —— 一个不只是承载文本,更是显示各种图像的媒介——作为用户视觉感知的延申界面呈现在观众眼前。他于1998年创造的作品《粉碎机(Shredder)》是一个基于线上的“混合器”,观众输入任意的有效域名后,该网页的HTML代码都会经过内皮尔制作的Perl脚本将其图片与文字内容“粉碎”并不断重新混合,最终被重塑成为拥有着独特风格的抽象画作。虽然内皮尔也在尝试打破浏览器与HTML代码之间被商业运作所设定的关系,但是与利亚里那相同的是,他所设计的程序更多地呈现出了网络“柔软的本质”与感性的一面。
马克·内皮尔:《粉碎机》,1998,截图 © 艺术家
图片来源:http://www.marknapier.com/portfolio/shredder/
参考文献:
相关艺术家个人网站/作品资料:
安东尼·蒙塔达斯:
https://sites.rhizome.org/anthology/thefileroom.html
http://irational.org/cgi-bin/cv2/temp.pl
《We=Link》项目将不止于一场线上呈现,CAC将梳理网络艺术脉络,探寻网络艺术的特性,分享自90年代至今的网络艺术创作、线上艺术行动与展览。同时也欢迎相关主题的作者、研究员投稿,请将150-200字文章摘要以及个人简历发送至
media@chronusartcent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