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C Atelier | 数字生命的有机真形
生命的起源可追溯至约40亿至30亿年前的冥古宙与太古宙期间,水介质中的氨基酸和其他简单有机单体与岩石的硅酸盐或硫化物结合,在持续的自组织聚合过程中形成了伴有突变可能性的复制系统,由此,第一个生物体诞生。古生物学家福提(Richard Fortey)说:“从无生命物质变成生物的必要火花就只出现过那么唯一的一次。” 这电光火石的瞬间便发生在充满随机性的过程之中,水和矿物质之中。生物体与岩石圈蜿蜒地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从古至今,人们不断地试图从科学、哲学、神秘学等视角探寻有机与无机物之间互相映射的结构与规律,试图摸清生命、星球、甚至宇宙的真相。艺术家张文心在其最新的展览《地籁》中关注到道教的“真形图”—— 一种中国古代道士所绘制的山川或洞穴地形图。该图以介于洞穴地图、护身符,和以气脉孔洞为体的生动形态,将人的意识与自然山川、生命与非生命进行连接。与此同时,作品亦呈现出无机的能动主体攀向生命的尝试。艺术家陈欣则关注控制论影响下自治系统的递归生长与偶发变异,以及基于元胞自动机、黏菌模拟、鸟群算法等电子生物模型延展开来的有机且自主反馈的计算机视觉体验。


陈欣
陈欣,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数据感知与媒体艺术硕士。1997年出生于浙江宁波,媒体艺术及计算机图形工作者,UFO媒体实验室成员,现工作生活于杭州。他的作品主要关注泛计算论语境下的机器智能与万物有灵论,控制论影响下的自治系统的递归生长与偶发变异,以及基于元胞自动机、黏菌模拟、鸟群算法等电子生物模型延展开来的有机且自主反馈的计算机视觉体验。本科时期组建NO.E.ZA媒体艺术小组,以音像现场演出、电子影像、屏幕装置、声音装置等媒介创作。
张文心
张文心,于1989年出生,现工作、生活于杭州。2010年毕业于暨南大学景观规划专业,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加州艺术学院,获纯艺术硕士学位。张文心运用录像、电脑动画、摄影与装置,并综合写作与音乐,建构以过程为导向的知觉体验,亦常常由日常经验和技术图像映射出对时间与超验的思考。她曾于2015年获得马格南基金会Atlantic Philanthropies奖金,并被选入2016年《英国摄影杂志》特别新秀刊(British Journal of Photography New Talent)。
http://www.zhangwen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