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际网络艺术大奖(PRIX NET ART)回顾
2015国际网络艺术大奖(PRIX NET ART)于2015年7月15日开始公开征集提名候选人,于2015年8月17日提名截止。共收到137位公开提名,以及12位评委会成员推荐提名。2015年11月,经过全面审议,国际网络艺术大奖评审团——约瑟芬·波玛(Josephine Bosma)、克里斯尔斯·伊斯(Chrissie Iles)、多米尼克·科旺塔(Domenico Quaranta)——宣布将第二届国际网络艺术大奖10000美元奖金授予艺术家康斯坦·达拉尔特(Constant Dullaart),并将5000美元优秀奖奖金授予艺术团体Weise7。
网络艺术大奖招待酒会与OPEN SCORE演讲
1月29日,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新美术馆/根茎在伦敦知名画廊主Jonathon Carroll位于纽约翠柏卡(Tribeca) 的私家府邸为庆祝康斯坦·达拉尔特(Constant Dullaart)的获奖举办了鸡尾酒会。有50名特约VIP出席当天酒会,包括众多知名数字艺术家,以及Electric Objects和Artsy 等创业企业代表;古根海姆美术馆、大都会美术馆和新美术馆等许多艺术机构以及《美国艺术(Art in America)》和《艺术论坛(Artforum)》等艺术媒体出席了晚会。
1月30日,康斯坦·达拉尔特(Constant Dullaart)参加了Open Score,一个由新美术馆和根茎联合举办的艺术与技术论坛。活动现场济济一堂,有超过180名的现场观众和2124名在线观众观看了这次论坛。
PNA网络艺术大奖观众参与情况
社交媒体
2015年获奖信息的发布引起了社交媒体上关注度的上涨,印证了奖项的重要性和权威性。从Twitter/Facebook/Instagram自身的分析来看,公告获得了以下的影响力:
获奖信息公告(2015年11月) 197条推送,触及407886人。
26条Facebook分享,116个赞,触及16744人。
开放申请公告(2015年7–8月) 54条推送,触及186206人。
52条Facebook分享,100个赞,触及28102人。
102个Instagram点赞。(2014年未使用)
网站数据(来自谷歌分析)
根茎首页展示康斯坦·达拉尔特(Constant Dullaart)(2015年11月) 4,453个独立访问 (2014年未使用)
奖项公布录像(2015年11月) 2102个独立访问 (2014年未使用)
根茎编辑日志 (6篇日志,2015年7月–2016年1月) 24,752个独立访问
网上提名(2015年7–8月) 137个艺术家提名
邮件推送
官方公告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及根茎向其广大的会员群体发送了奖项信息。
关于2015国际网络艺术大奖(PRIX NET ART)
国际网络艺术大奖(PRIX NET ART)由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根茎(RHIZOME)和清华大学艺术科学中心媒体实验室(TASML)共同组织,关注网络艺术的当下与未来,旨在揭示艺术与网络关系的变迁。今年,评审团关注于网络艺术在更广阔的艺术语境中的具体作用。重点在于需要强调在互联网语境下所进行的实践和作品的相关性,并突显这一领域中的关键问题和发展状况。
关于主办机构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成立于2013年,系国内首家致力于媒体艺术之展示、研究/创作及学术交流的非营利性艺术机构。通过展览、驻留、奖学金、讲座、工作坊及相关文献的梳理与出版,CAC为媒体艺术在全球语境中的论述、生产及传播开拓了一个多样化且富有活力的平台。CAC以批判地介入不断改变进而重塑当代经验的媒体技术来推动艺术创新及文化认知。
根茎(RHIZOME)
根茎(RHIZOME) 是纽约新美术馆的分支机构,是一个基于网络的艺术机构。它推动那些能够创造更加丰富、更具批判性的数字文化的当代艺术。通过线上与线下的展览、活动、委约创作、收藏和批判写作,根茎重新思考艺术的创作、传播与接收如何面对因互联网而不断变化的语境。从1996年上线以来,根茎一直是在支持艺术与科技方面处于领导地位的国际组织。
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媒体实验室(TASML)
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媒体实验室(TASML)附属于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作为其研究和创作的单元,旨在整合清华大学不同研究机构和实验室的丰厚资源,在艺术家,设计师,以及科学家和技术工作者之间创造一个具备相互渗透、交叉学科的实验功能的孵化器。
关于评审
约瑟芬·博斯玛(Josephine Bosma)是一名生活工作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记者和评论家。她专注于互联网语境下的艺术。1997年,博斯玛成了当时还很新鲜的发生在邮件列表(如Nettime和Rhizome)中的批判互联网对话(及实践)的关键人物。自那以后,她关于网络艺术和网络文化的写作出现在线上或线下许多杂志、书记和画册之中,包括Ars Electronica, Telepolis, Mute, and DU, Metropolis M 和 Frieze D/E. 她与人合编了Nettime的《README》一书(Autonomedia 1999),《Next5Minutes3 workbook》(N5M机构 1999),也曾短暂地编辑过在线简讯CREAM(2001-2002)。2011年,她出版了《Nettitudes-Let’s Talk Net Art》一书。2011年起,博斯玛是阿姆斯特丹大学的外部博士候选人。
克丽丝·伊勒斯(Chrissie Iles)是纽约惠特尼美术馆的策展人。她的专业领域包括电影,极简主义,六七十年代基于过程的艺术,以及电影、影像装置。她是制订惠特尼美术馆艺术政策的策展团队成员。伊勒斯是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巴德学院策展研究中心的教职人员,以及伦敦大学金匠学院的校外审阅人。她是2003年伦敦泰特美术馆透纳艺术奖的评委,也是纽约州艺术理事会咨询委员会成员。
杜梅尼科·卡朗达(Domenico Quaranta)是一个当代艺术评论人和策展人。他的工作直面当下科技发展对艺术和社会的影响,并专注于联网空间中的艺术。他为许多线上线下的杂志供稿,包括Flash Art, Rhizome, Artpulse;他的文章也曾被收录于画册和书籍,比如最近出版的《艺术与网络》(伦敦,2013)。他是《Beyond New Media Art》(2013)和《In My Computer》(2011)的作者,《GameScenes. Art in the Age of Videogames》(2006)和《The F.A.T. Manual》(2013)的联合编者。从2005年起,他策划了一系列的展览,包括 Holy Fire. Art of the Digital Age (iMAL, Bruxelles 2008); Playlist (LABoral, Gijon and iMAL, Bruxelles 2009 – 2010); Collect the WWWorld; The Artist as Archivist in the Internet Age (Brescia, Spazio Contemporanea 2011; HeK, Basel 2012; 319 Scholes, New York 2012); Unoriginal Genius (Carroll / Fletcher Project Space, London 2014). 2009年与2010年,他策划了马德里ARCO的媒体艺术部分。他是Link Center for the Arts of the Information Age的联合创始人和艺术总监,也是其上级出版机构Link Editions的编辑。
关于康斯坦·达拉尔特 (Constant Dullaart)
康斯坦·达拉尔特(Constant Dullaart)的作品曾被华尔街日报,卫报,Frieze,DIS杂志,rhizome.org和Texte zur Kunst等媒体报道;也曾经在国际上许多场地展出,如美国的新美术馆,麻省当代艺术博物馆, 犹他州当代艺术博物馆, 科特迪瓦阿尔勒国际摄影节, 柏林的 Autocenter, 莫斯科理工博物馆, 以及阿姆斯特丹的Stedelijk美术馆。他曾就读于Gerrit Rietveld Academie和 Rijksakademie,目前工作和生活在柏林和阿姆斯特丹。代表作品:天堂中的珍妮弗(2013-持续)、高容量,慢传递 (2014)、DullTech (2015)、网址之死(2013)等。
关于Weise7
Weise7工作室由在柏林Neukölln的艺术家和工程师运作,是批判工程工作小组(朱利安·奥利弗(Julian Oliver)、高丹·萨维斯、(Gordan Savičić) 本特· 斯隆(Bengt Sjölén)和丹亚·瓦塞丽 (Danja Vasiliev)的所在地。从2011年发表的“批判性工程宣言”开始,Weise7的项目探寻了一系列包含“干预基础结构”(interventions in infrastructure) 的策略。